第十一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

2023-03-03 23: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十一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欢迎阅读!
印象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十一

教案设计

课题 所属年级 教材分析

11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 高一年级

课型 所需课时

欣赏 1课时

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流派的差异和创新的演变都各具特色,每个流派的艺术家和作品也风格迥异。教材除了列举典型的艺术家和作品外,还将美术发展的内在关联也做了重点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是西方美术必不可少的三大艺术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走出古典主义的分水岭,印象主义则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大门。

为了切实保证学生能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各自艺术特征,明确不同美术流派作品间的区别,我采用比较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认清什么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这些流派各自是什么样子?并且要深刻挖掘,好让学生记得牢稳,然后回顾古典主义是什么样子?(上节课已经学完)。明确各自特点就很容易做出比较。虽然这样比较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什么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及印象主义”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揭示“西方现代派”西方艺术的发展是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 “古典主义”是“前伸”“现代主义”是后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及印象主义”是分水岭和必经阶段。能把西方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诠释清晰明了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鉴赏美术作品,了解艺术流派艺术特色。

知识与技能: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的现象及基本特点

明确不同美术流派作品间的区别,把握西方现代美术的最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会比较各个艺术流派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学会拥有李白自由豪迈的情怀,杜甫悲天悯人的胸襟,享受印象主义画家描述的阳光般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一、“哪位同学可以谈一下对屏幕出现的文字的认识?”

“可以用诗人或者诗句来说明。 文学导入到绘画——

11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他同学会补充。

设计意图

调查学情,检查学生文学素养。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对应的中国的诗人很容易想到,印象主义则没有明确界定谁是,感觉上李商隐是属于朦胧田园风格的,接近印象主义。

初步感知

目标展示:为教学明确方向。按照课件版块内容依次播放。

一、三大主义:激扬想象的浪漫主义、以为美的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敏感的眼睛 ⑴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流派艺术特点。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故事:

梅杜萨号触礁沉船)开创浪漫主义先河)

德勒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让学生说法国大革命。“浪漫主义的狮子”

戈雅《180853日夜起义者被

枪杀》

吕德《马赛曲》浮雕

让学生思考浪漫主义绘画的画面特点。

⑵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流派艺术特点。 米勒《拾穗者》 库尔贝《打石工》《画室》“我

从没见过天使,所以我不会画他”

罗丹《思想者》

让学生思考现实主义绘画的画面特点。

⑶印象主义: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流派艺术特点。 莫奈《日出印象》系列画。“印

象派之父”

德加擅长画《芭蕾舞女》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少女

系列。

新印象主义修拉《大碗岛的星

期天的下午》

让学生思考印象主义绘画的画面特点。

乐中体验

二、达标演练 1(连线题并阐述理由) 杜米埃《三等车厢》 莫奈《日本的桥》

德勒克洛瓦《希奥岛的屠杀》 分别对应的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 2(连线题:作者和作品连线)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德加《芭蕾舞女》

戈雅《18085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库尔贝《打石工》 拉斐尔《椅中圣母》



学生欣赏课件图片资料同时聆听教师讲解分析作者与作品。

通过教师的介绍学会辨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及画面特点。



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1”什么是“2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分辨“1”和“2”的区别,这里教师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分别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学生自己记住这些流派的样子并且进行比较,就像给他们介绍新同学,他们会仔细观察新同学的衣着打扮,身高体型、样貌长相等。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讲解和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以三大主义的典型的代表作品为例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程度。 (题目设计虽然是学生没见过的作品,但其艺术特征明显,并且只要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识别能力。

第二题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只要认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f764ae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