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022-08-11 23:0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欢迎阅读!
胜过,妈妈,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近些时间,听朋友介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有看头。于是我订了一,拜读尹老师的作品之后,我被书里的金句良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住了,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批评孩子“像牛顿一样”:

我们都熟悉牛顿醉心于实验的故事: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了个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书中的尹老师经常说她的女儿“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的话,而是批评,批评她女儿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女儿的“牛顿行为”常常给她添乱。比如刚买来几百元的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作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到学校里忘记了带东西。这时她总是不责备,总是说“你总是像牛顿一样”,心平气和地接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想办法帮助她克服缺点。回想自己,当我发现我的孩子犯错误时,我常常会简单地批评“你怎么会这样不小心”“我跟你说了很多次了,你还这样”。其实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只有修够

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要看到孩子犯错误的价值,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和“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眼前犯错误的孩子看成“牛顿”,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像牛顿,在批评中给孩子以期望。这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对孩子的错误一分为二看待。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尹老师强调要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愉快的事。她想方设法让她的女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尹老师常和孩子玩“开小卖部”买卖物品,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数学运算能力,在玩中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女儿一周岁前,就开始一字字指着给她读故事。当女儿开始说话时,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到了上一年级前她就达到了三年级的识字量与阅读水平。尹老师希望孩子大量阅读,她就选用了有很多悬念的金庸小说来“诱惑”她去阅读。有时,自己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才读到这里,后面你自己去看。尹老师极反对让孩子写“暴力作业”,为了抵抗暴力作业,她让孩子宁可被老师惩罚也不做。有时老师的作业是机械重复的,她就帮孩子做作业,省更多的时间让她做她自己喜欢的事。她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从来

不苛求孩子考100,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尹老师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让她喜欢这门课。只有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尝到乐趣,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尹老师在书中很强调学习不要带功利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还是家教中一定要思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

三、孩子的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尹老师认为,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孩子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

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效果来回报家长。因此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都是一场道德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对于解决孩子难吃饭的问题,


她用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家长不要刻意地说出来,更不要教训他,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你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来;不吃,饿一下,就行了。在学生学习环境方面,她认为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这样,能让孩子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另外,她在让孩子感受生活美好的

一面之外,也让孩子知道生活还有阴暗面,还有危险。在认识阴暗面中,培养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她总是能通过这些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这对我很有借鉴作用,教育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正确的教育理念,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通过细节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我想说,只有我们大人好好学,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215869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