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简介

2023-09-26 09:3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诗简介》,欢迎阅读!
新诗,简介

新诗简介



(一)新诗与新诗的产生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ze)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 我国的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是指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二)新诗诗体

1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或“国语的韵文”19172月,《新青年》2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2、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三)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1、早期新诗:起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主要流派包括:

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爱情”是湖畔派


吟唱的主要内容。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何其芳等。代表作品: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卞之琳《断章》,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2、改革年代: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阶段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是“朦胧诗派”。朦胧诗派的诗歌创作被称作第二个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诗歌的新生。

主要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代表作品:北岛《回答》《一切》《宣告》《十年之间》《黄昏,丁家滩》,舒婷《神女峰》《致橡树》《墙》,顾城《一代人》《远和近》《感觉》《弧线》《小巷》等。

3、网络时代。

泛指在网络上,用个人博客写诗的一个群体。 (四)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青年人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4e75a77c1cfad6195fa7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