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有的人》与闻一多的演讲

2022-04-12 22:03: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臧克家《有的人》与闻一多的演讲》,欢迎阅读!
闻一多,臧克家,演讲,有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臧克家《有的人》与闻一多的演讲

作者:杨建民

来源:《同舟共进》2019年第04

现代诗人臧克家,2004年以99岁高龄辞世。由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长期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许多的报刊及网站,老人的几句诗被广泛引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诗句人们以为恰好可以用在诗人身上。其实,这几句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有的人》一诗的开首。据诗末署的时间,写于1949111日。 前段时间读闻一多先生著作,在《在鲁迅先生逝世八周年纪念会的演讲》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有些人死去,尽管闹得十分排场,过了没有几天,就悄悄地随着时间一道消逝了,很快被人遗忘了。有的人死去,尽管生前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但时间越过得久,形象却越加光辉,他的声名却越来越伟大。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同意,鲁迅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一位光辉伟大的人物。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 这是19441019日,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文艺界举办的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这段话,尤其前面有些人……有的人……”两个句子,笔者以为,是臧克家有的人诗的引子。

臧克家与闻一多之间虽为师生,彼此却有很深的交往。

1930年夏天,3l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两個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有一位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当即给了98——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 然而,这位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按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淘汰。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位名叫臧克家的学生留下了。

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语系,系主任是梁实秋,但热衷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他在外语系找不到归宿感。闻一多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转入国文系。臧克家在《我的先生闻一多》中记述这则轶事:当时他走进国文系主任的屋子,有好几个人也站在那里,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不行了,人太多了。一个瘦削的中年人向着同学们这样说,他就是闻一多先生。你叫什么名字?当臧克家单独一个人时,闻一多问道。臧瑗望。(臧克家是借臧瑗望的文凭考入青大的)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说完便把臧的名字填到了一个名册上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a07b6d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