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

2022-08-13 10: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代诗歌》,欢迎阅读!
清代,诗歌

NO.*

清代诗歌

清初诗词文

文:古文三大家(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诗: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遗民诗人

吴伟业和梅村体

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以唐诗为宗,在继承元、 白的基础上,自成一家。他的诗歌中的悲剧内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另一方面感叹山河易主、物是人非的社会变故。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史诗。《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南朱北王、南施北宋——康熙诗坛



王士禛和神韵说 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禛成为一代正宗。

1.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2.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即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词:陈维崧“词史”——阳羡词派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继承的苏、辛以诗为词的传统。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阳羡词大多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语言豪放、笔力雄浑。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

朱彝尊——浙西词派

随着清朝统一全国,走向鼎盛,阳羡派悲凉凄婉之声渐难合形势的要求,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绵亘康雍乾三代。

1.清代朱彝尊,浙西词派的开创者,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但也限制了创造的天地。

2.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厉鹗,浙西派中期领袖,继承了以朱彝尊为的主张,再揽入周邦彦,让音律文词更为公练。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

纳兰性德“国初第一词人”——京华三绝(纳兰、曹贞吉、顾贞观)

1N0.*


NO.*

纳兰论词主情,崇尚入微有致。爱情词是其词的重要题材。纳兰词真挚自然,婉丽清新,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纯任感情在笔端倾泻。他还吸收了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铸造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清中叶诗词文

诗:沈德潜——格调说

1.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2.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古体模汉魏、近体法盛唐。

翁方纲——肌理说

1.清代作家翁方纲认为王士禛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 2.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袁枚(独树一帜的随缘先生)——性灵说

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表现出封建社会末期个性解放思想的再次苏醒。

2.所谓“性灵”,其意蕴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性情是性灵说审美价值的核心。 3.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家:舒位、王昙、孙原湘

词:张惠言、周济——常州派

1.嘉庆时期,盛世已去,各种社会矛盾趋于尖锐,以朴学为代表的求实风气笼罩了整个社会,文学领域的重实倾向也成为这个时期审美的重要价值取向,受到此风气影响,这时期的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便是这种差异的表现。张惠言为常州人,故称。

2.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主要还是表现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缺少社会内容和历史精神,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他的词气势雄健,风格俊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被称为“词源疏凿手”

3、常州派之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 张惠言《词选》

与兄弟张琦合编,又称《宛邻词选》。选择精严,并附当世常州词人以垂示范,显示了一个在创作和批评两方面均具特色、以地域集结起来的词人群体的存在。《词选》成了一面

2N0.*


NO.*

开宗立派的旗帜。 文:桐城派

1.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2.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3.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4.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影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派先驱---戴名世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 鼐,姚 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骈文大家汪中

内容上,取材现实;感情上,吐字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风格遒丽富艳、渊雅醇茂,而且用典属对精当妥帖,被视为清代骈文复兴的代表。

《哀盐船文》骈文中的绝作,用语精当,描绘逼真而又凄楚动人,有六朝骈文善于抒情的特点。

3N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acc04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