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教案)

2022-07-19 12:06: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纬网(教案)》,欢迎阅读!
经纬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 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总结作业情况, 地球的真实形状思考、回答 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

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在观察地球仪、思考 日常运用时往往比较麻烦,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样。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 学生讨论。

认识地轴、两极、赤道 极圈、回归线、经线、纬 线、经度、纬度。了解低、中、高

了解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认识地球仪 识、了解地球仪,直

观,印象深。 掌握、理解。


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地轴是一个假象轴。

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可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 考、讨论,随学生的讨论逐渐显示表格。 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

答案(表格见板书设计) 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

运动打下基础 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演示地球自转

介绍以右手指示地球仪转动方向: 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达标反馈

指导学生上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到黑板上绘制 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巩固知识

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实通过实际操作,能直观际操作 地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内容总结 方法归纳 板书设计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

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是假象轴 2)、南极S,北极N 3)、纬线和经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特殊线 分布规律

经线

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半圆 一样长 南北方向 0度经线



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 东西方向

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

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 180度东西经重合。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半球划分

总结归纳,巩固练习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纬线(圈)

经线(圈)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2.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300E200N 1200W300S 100W870N 1600E450S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简单说就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的问题。今天这一讲,就“教什么、学什么”以及“学生基础怎样”的问题,依据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认识地球仪,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aefec9f705cc17552709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