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

2023-01-09 00: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_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成语故事,寻章摘句,大全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

的来源和使用发展决定了它具有历史习用性、结构定型性、内涵丰富性的特点,也使得成语和汉族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521),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20xx),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20xx),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20xx),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0xx),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0xx),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病逝,享年71岁,在位20xx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三国时,刘备出动蜀军攻打东吴,数千战船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其凶猛之势不可阻挡。

吴主孙权忙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多数主张面北事曹,请魏国派兵救援。于是吴主孙权急忙派使者赵咨火速前往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救。

赵咨来到魏国都城许都,叩拜了魏文帝曹丕,呈上了吴主孙权给魏文帝曹丕的亲笔书信。


曹丕览过来信,感到还算满意。于是便问赵咨:“吴王颇知学乎?” 赵咨回答说:“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这节对话的意思是:魏文帝问赵咨:“你们吴王人怎样?他吗?”

赵咨回答道:“我们吴主忙完军国大事,只要一有空闲,就博览群书,而且十分注重领会要义,不像那些浅尝辄止的读书人,只知道‘寻章摘句’而已。”

魏文帝听罢,点头称是,于是封孙权为吴王,同时决定派兵援助吴王抵抗蜀军。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1.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2.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3.指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读书限于文字的推求。

我们读书时可不能只摘记一些片言只语,而忽略整个内容体系哦。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寻行数墨、寻枝摘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c087f8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