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研究

2023-03-18 17: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研究》,欢迎阅读!
共同体,大学英语,教师,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研究

摘要院本文探索昆明理工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研究其对省内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建设发展的推广意义及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succes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ommunity achiev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and to study the populariz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ommunity in Yunnan and the necessity of lifelonglearning of college teachers.

关键词院精品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Key words: High-Quality Coursescollege English teacherteachers' community中图分类号院G623.3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230-02 0 引言

响应国家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师发展与协作,昆明理工大学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百门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写》精品课程在积累了近10 年的教学探索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11 年申报成功。为此,该项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教师共同体建设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省内校际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及合作,引发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研究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必要性的思考。 1 共同体理论研究

1.1 共同体共同体,community,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具有同心力的集体。社会学中共同体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中引入,滕尼斯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滕尼斯认为血缘共同体作为行为的统一体发展为和分离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表现为居住在一起,而地缘共同体又发展为精神共同体,作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教授在他的《共同体》一书中谈到: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因此,共同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沟通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1.2 教师共同体教师共同体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开放、协助互助、发展为核心理念,能为教师个体、教师整体以及学教育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载体的教师团队组织。借助上述理解,在基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是指以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发展为共同愿景,在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应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师团队组织,其教师共同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淤教师共同体直接对象时拥有知识的教师个体,强调教师个性显性、隐性知识的共享和相互转化,进而推动教师共同体组织智慧的增值。于教师共同体不仅重视教师个体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及实践的反思,更关注共同体组织学习和交流互动的文化氛围建设。盂教师共同体直接目标是要不断提高教师共同体成员对知识的创造、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的能力,最终形成创新型教学行为的知识基础,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实践能力。榆教师共同体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学校竞争力及其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2 教师共同体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托马斯(Thomas)曾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IndividualEffort)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Communities of Learners ),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给大学英语教师们创造了一种环境,一种机制,大学英语教师们共同根植实践,研究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孩子和教师自己。通过对自我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成长的规律,从而使教师焕发出对学生学习和自身成长的责任感和内在动力。”2.1 教师共同体对大学英语型建设的探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称差不平及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精品课程教师共同体团队对大学英语课型建设作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2005 级,从传统的一位老师包干任课班级的阅读、听力的授课方式改变为:综合阅读听说写的课型组织授课。2008 级,大学英语课型改变为:综合阅读听力与快速阅读语与写作的授课模式。

2009 级,大学英语课型改变为:综合阅读视听说写”+自主学习的(22X)的授课模式。2010 级,在其课型基础上补充设计分级教学(ABC3 个级别的班级授课。2011年,根据学生具体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分级教学调整为(ABCD 班)4 个级别的班级授课,真正落实了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分课型教学、分项指导、合理分配教师资源的教学活动目标。 2.2 教师共同体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随着课型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平台的创建,打开了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成员发展与合作的新局面。《大学英语视听说写》课型的教学模式是围绕多位一体的综合培养模式,全方位共享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组织授课的。该课型要求教师共同体成员围绕一体(教学教材中的“topic”),形成教学、测试、科研小组,收集与课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学会制作PPT、剪辑音频、处理视频、应用PowerPoint 和电子杂志, 从多方位(videolisteningspeakingwriting)用自制的立体资料对学生进行能力培训,全方位共享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立体动态的课堂资源包括:CNNBBCCCTV9的新闻视频,社会热点话题,阿甘的巧克力人生,杜拉拉升职记的影评,包罗万象。

在如此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教师合作中,教师共同体得以发展,并推动了共同体的成员由教书匠型教师向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以及教师的学习、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师共同体由此而产生,并在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共同夙愿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生命彼此感应,火花彼此碰撞,每一个成员都在创新教育生活、创新生命价值的学习、实践与发展中获得心灵的升华。

3 教师共同体的省内影响及推广意义教师共同体的这一特征在该校大学英语欣欣向荣的氛围中得以向省内其他兄弟院校的认可。且昆明理工大学对《大学英语视听说写》精品课程建设予于新的质量监控体制,督促精品课程的有效推进和进一步的完善,确保精品课程的质量、特色和教学示范作用推广,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更大面的学生和教师在建设和创新中求真务实,成长发展。 省内专家这样评价昆明理工大学的精品课程及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教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其中,以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师科研和学生发展集于一体的


位一体的视听说写课程设计及综合培养模式,体现了教师智慧与合作魅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最丰富的呈现和实际应用能力;其中关于每一教学主题的文化和人文信息补充,让学生深深爱上这门课程,从中受益,实在是别具匠心;庞大的教师队伍在实践教学准备过程中的互助合作,全方位共享教学资源的实际成果,深深感染了曾经到昆明理工大学学习观摩的兄弟院校的教师们。希望昆明理工大学的新课型设计、研究、和改革能更宽更深更广地深入下去,为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更强的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作出更大的贡献和努力。 4 结束语基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是在新的大学英语改革推动下,围绕教师专业化终生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师知识的交流、共享、和转化的活动组织形式。其可以张扬教师个体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组织和个体知识能力提升,使教师的知识观、学习观得以持续更新;有助于使共同体内教师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知识额共享和交流,进而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以及对共同体团体的高度认同。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共同体成员的心理认同程度,彰显人文关怀,让每个成员都能找到的归属感。和谐,宽容和包容,让各种不同的见解、模式、风格共存、和而不同,必然使共同体这一文化栖息地更有先进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院[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援杭州:浙江教育版社,2001:53.[2]宋婷,王彦飞.教师共同体功能探析[J]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学版),20101):70-71.[3]沈海英.大学英语视听说写精品课程建设[Z].20115.[4]教师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探析[EB/OL],2011-5-5

wenku.baidu.com/view/13f980.[5]周丹.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构建[J].南京师范大学,201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dba639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