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其二十六 庾信阅读附答案

2023-12-17 05:4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拟咏怀·其二十六 庾信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咏怀,其二,答案,阅读,十六

拟咏怀·其二十六 庾信阅读附答案

拟咏怀·其二十六① 南北朝 庾信

萧条亭障②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③,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①庾信为南朝梁臣,奉命初试北朝西魏;但梁为西魏所灭,被滞仕魏,羞愤抑郁。后北周代魏,庾信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此诗作于其任北周弘农郡守时,时南朝陈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②亭障:边境的堡垒。③白狄:古民族名。 12. 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A. 咏史 B. 怀古 C. 怀人 D. 羁旅 13. 对本诗意境的评价最适合的是()

A. 纯一混茫 B. 凄惨萧索 C. 苍凉壮阔 D. 清幽凄冷

14. 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2. D 13. C14. 示例一 本诗首二句通过远望边境堡垒和原野上的风尘,抒发内心的悲凉,并以“萧条”“凄惨”融情于景。 三四句写身居异᯿,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ۿ㣿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ۿ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用项羽气盖世却于帐中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自己在祖国大势已去时自己无所作为的亡国羁旅之痛。

示例二 本诗表达了留仕北国的羞愤、思念故国的凄惨、国家灭亡的悲哀,悲中有壮,壮中有悲。首四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远眺边境堡垒风尘,内心黯然神伤;近看关门临白狄异᯿、城影入浪涛平抑的黄河,壮阔中更增添思乡南归的悲凉。后四句用典,㣿武、荆轲的典故点出了出使北国被滞留的身世和愤慨,又有留下做官的羞愧和祖国灭亡的无奈、悲痛;项羽悲歌的典故更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浩叹。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题裁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区分体裁和题材的区别,体裁是从文体的外在形式看,题材是从内容上区分,本词从内容上看注释作者被滞仕魏,羞愤抑郁。可以看出题材是属于羁旅诗词。 13. 试题分析:本词从意象的内容来看:“萧条”“凄惨”“关门”“秋风”“寒水”本词的意境特点是“苍凉壮阔”考生要注意意境类试题要注意抓住诗歌的意象,把意象连缀成一个整体去感受诗词的意境特点,注意区别意境和情感的差别。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抒情方式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词语“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可以看出是考查的抒情方式,本诗的抒情方式是融情于景,三四句写身居异,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㣿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用典和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ea185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