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考 后 挫 折 疗 伤

2022-05-17 05: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 考 后 挫 折 疗 伤》,欢迎阅读!
为 考 后 挫 折 疗 伤



“钟欣(化名)考了300多分!这怎么可能呢?”今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文科尖子生钟高考失利的消息令定州市某中学师生感到惋惜。

对钟欣来说,这几乎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上专科?她不甘心;复读?高额的复读费家里又无法承受。这些天,钟欣天天以泪洗面,连填报志愿的心思都没有。

“这孩子就没有上大学的命啊!”钟欣的妈妈,一位淳朴而要强的农村妇女对亲戚哭诉说。她想不明白,两次模拟考试成绩都接近600分的女儿,怎么会在关键时刻马失前蹄,直200多分。除了认命,还有什么解释呢?

其实,钟欣已经不是第一次“马失前蹄”了。参加中考时,平时成绩优异的她就经历了一次“发挥失常”———原本可以轻松考入定州某重点中学的她,竟出人意料地以2分之差落榜,由公费生变成了自费生。1万元的学费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可是家人没人意识到,钟欣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进入高中后,钟欣更加刻苦地学习,高中三年,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种子选手”,可是,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一位从教多年的中学老师向记者介绍,在高考中,能正常发挥的考生只有60%左右。约20%能“超常发挥”,考出比平时更好的成绩;而“失常发挥”、考不出平时水平的学生也占2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优秀学生。更让人心痛的是,有的学生会“习惯性失利”,以致复读一年、两年,仍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如果钟欣在中考失利后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今年的高考她绝不致于输得这样惨。”省会资深心理咨询师方舟分析说。高考本身的压力已经很大,再加上中考失利的阴影和自费上高中带来的心理压力,一个不到20岁、从未走出过校门的内向女孩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我省今年有56万多人参加高考,如果按20%的考生“失常发挥”计算,就意味着约有10多万考生要面对高考失利这一重大人生挫折。他们痛苦、无助,有的甚至还要承受家人的抱怨和白眼,也极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考后心理辅导不可或缺

“考后心理辅导,在现行学校心理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盲点。”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心理教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王锃很早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考后心理问题。在省会,每所中小学都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活动室,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其中包括中高考前的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但是,中高考结束后,学校和学生的教育与学习关系即宣告终结,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回到母校,向心理老师求助。高中和大学的新生教育也都是着眼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因此,高考失利的痛苦便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被永远尘封在学生的内心世界。


高考失利带给孩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方舟认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失利考生的心理状态,很有可能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钟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重大考试中失利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愈能力较差,因此,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高考失利的现实,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省会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专家刘凤华建议。他希望家长能为考场失意的学生安排积极、紧凑的活动,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以丰富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淡化心理阴影。教育构和心理咨询机构也应该像重视考前辅导一样,重视考后心理辅导,帮助失利考生重建自信,身心轻松地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f5b403cc175527072208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