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富饶的西沙群岛》听后感

2022-04-14 22:20: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翠玲《富饶的西沙群岛》听后感》,欢迎阅读!
西沙群岛,富饶,王翠玲

听《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感

王翠玲

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

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别在当前,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蓝色国土”教育的好教材。

整节课中,李老师紧紧围绕全文的题眼“富饶”展开,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并从文本具体的词句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李老师的这堂语文课有许多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读,去感悟。

一、抓重点词句,美读感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李老师重点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让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西沙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是的,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

课堂上,李老师让学生读的次数很多,但是并不是没目的地读,当学生初读之后,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带着感受读,这时候他的朗读自然发生了情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词语,学生通过对这些重点词语的朗读、理解、想象,对文本又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那么他的朗读有了提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也更深了。如学生通过对“懒洋洋地蠕动”“威武”等词语的反复品味朗读,得到了许多独特的感受:海参慢慢爬动的姿态,大龙虾威武神气的样子……有了这样的理解,又怎么会读不美呢?

二、抓阅读兴趣,激发感悟

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李老师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调动阅读兴趣的作用。例如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李老师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使学生逐渐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学生因此读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阅读引向感悟


的高潮,如教学描写“鱼”片段时,学生感悟到海底的迷人。再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三、重视语文知识的渗透和积累 1、修辞手法的体会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拟人或比喻或夸张,读来格外生动、形象。李老师主要想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特点,体会精妙,让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妙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感悟更能落到实处。

2、优美语言的积累

整篇课文都是用美丽的语言堆砌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优美的词句。在一遍遍地朗读、感悟中,学生自然而然积累了不少句子。除了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积累之外,李老师还结合本文的重点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仿说排比句和拟人句等进行了说话的迁移训练,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由于课堂上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所以训练面仍不够广。

虽然李老师的课堂上还留有点遗憾,如在感悟句子时,学生语言的闪光点要及时抓住,但由于时间关系而忽略。还有,现在面对的是三年级学生,适时地要进行写作特色的指导和句式的积累,这方面还需要加强。

总的来说,在这次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会把好的方面沉淀到我以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有心栽花花就开。作为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致力于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焕发勃勃生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257f83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