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糖果的故事

2023-03-22 02: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块糖果的故事》,欢迎阅读!
糖果,故事

四块糖果的故事

作者:吴凤丽

来源:《山西教育(周刊D.幼教)》 2016年第12



面对犯错的孩子,首先应和他对造成错误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分析,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中国文化中对惩罚有这样的原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说的是:成心做好事,不必去表扬;无知犯错误,也不必去惩罚。而对于无知犯错的孩子来说,比惩罚更重要的就是教其明辨是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任校长时,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块砸同学,便将其制止让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先生明白教育小男孩的契机来了,便掏出一颗糖给这个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摸了摸头,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陶校长于是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男孩拿着四块糖果,带着感动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孩子是一个“矛盾体”,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品质纯正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行为不端的人,陶行知先生巧借时机,利用四块糖果教会了男孩真正的尊重与正义。

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批评是必要的,但有时宽容效果更佳。家长要善于运用宽容的力量,触动孩子内心从而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如家长可在批评前询问孩子这样几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了”,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你的感觉是怎样”,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你的想法是什么”,让孩子自己做判断;“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你希望我做什么”, 对孩子的解决方案给予一定支持;“下次碰见类似的情形,你会怎样处理”,鼓励孩子不再犯错。这样既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又培养了孩子拥有主动承担责任与解决办法的能力。

【点评】

尊重、认同、溯源、宽容,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体现了面对错误平等、沟通的艺术处理方式,对幼儿家长尤其适用。

(责任编辑:白月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36d3ec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