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表(例)

2022-04-13 04:50: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表(例)》,欢迎阅读!
记录表,心理咨询,学生



学生心理咨询情况记录表

咨询日期:2008.11.25 咨询时间:15001605 咨询老师:夏广荣

姓名 来访原因

裘祝辙 性别 班别 初三(1)班 班主任 方亚舟

因对母亲有一种想报复的心理而感到痛苦

主要症状(问题的发生时间及起因、症状的程度及频率、行为及情绪表现)

症状开始于小学五六年级,有一次放学路上,小学同学和我闹、胳肢我,我突然有种被触 动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就对她的行踪特别注意,不愿让她靠近我。上课、下课都觉得不自在, 晚上睡觉时手脚都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有谁长得像那位小学同学,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和 行为。最近,母亲无意中碰了自己一下就要还回来,而且最近一个月的症状明显。对父亲没 有这种想法和行为。能正常上学,但影响晚上复习功课。

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体系: 与父母关系和谐、母亲不怪责女子奇怪的“还回来”心理。

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是遇到像那位小学同学的同学,就会产生“还回来”心理。

性格特征 争强好胜 既往史

小学五六年级曾有过

自我认识评价 心理测试结果

喜欢胜利的感觉 无测试

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症状的表层是与两个人物的冲突,一个是求助者的小学同学,一个是求 助者的母亲。其背后的实质是,幼时自尊心曾经受到伤害,并形成了情结。

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求助者有争强好胜的人格特点,又会弹琴,又会画画,在小学里 也是很出色的。五年级调来的这位同学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唯一的是她也会弹琴,而母亲两 次赞扬了她,这让求助者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自己显然改变不了对 方钢琴弹得好的这一事实,就通过碰一下还回来和多碰一下赢回来的心理和行为来补偿自己 的心理不平衡。之所以最近对母亲也产生了这种想法,是因为:1.当初母亲赞扬了那位同学; 2.现在又是母亲提醒自己看见了那位同学。在对那位同学的报复心理和行为不可能实施的情 况下,就转移到自己的母亲身上。 处理意见:

咨询效果:

追踪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448a4d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