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干妈”事件

2022-08-13 18: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干妈”事件》,欢迎阅读!
干妈,事件

“认干妈”事件

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了,我遇到过各种各样性格各异的学生,有的学生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且成绩优异,而有的学生一相遇就让人心生怜悯,疼惜不已。就拿我去年经历的一场“干妈情缘”事件来说吧。

去年我教六年级毕业班,一个炎热的6月天,不知是不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学生看起来也是燥动不安的样子。下了晚修,我去查宿舍,突然从楼道的黑暗处窜出一个学生,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六6班的小兰同学,她用恳求的眼神问我:“Mrs Liu, 你可不可以做我的干妈呢?”“啊?”我的心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来,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征求吓坏了,我奇怪地问她:“为什么?我是你的老师呀,为什么要认我做干妈呢?”她又用稚气而又强硬的语气对我说:“不行,你必须做我干妈,我要认你做干妈!”我一听这话,心想如果一下子回绝她,会不会伤害到她呢?她是不是有别的隐情,才有这一个想法呢?于是我停顿了几秒钟,然后坦然地对她说:“这样吧,你让我回去考虑一下,明天再给你答复好吧?”这时她欣然地点点头,走开了。第二天我一到办公室,发现桌面多了一封信,我心里纳闷着:是谁会用这种方法和我进行交流呢?一打开信,原来是小兰写给我的,信中没有提认干妈的事情,而是和我说了说她心里喜欢的同学及同学们对她做的一些不良行为,同时在信中略微地提了一下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离开了她,也不知去了哪,到现在也没有见过,而她的爸爸常年不在家,也有一年半载没有见过了,如果周末回家也是回大伯家的,平时住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更多,在大伯家很孤独,经常有一种寄人篱下,胆战心惊感觉。她一点也不喜欢放假,呆在学校感觉更轻松更自在。看完信我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原来孩子这么小,就要用幼小的心灵去应对这么复杂的经历。一时间,我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非常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她。我找她敞开心扉地谈了很久,在交谈的过程中我根据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她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鼓励,因此我从她目前的学习情况、同学相处等方面谈到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并耐心地疏导她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最后再语重心长地嘱咐她,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认清自己,努力学习,


适应所处的环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后生活和英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老师会尽能力帮助她。经过这一次的畅谈,她之后的学习状态积极向上了很多,每次上英语课能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课后能主动找我交流,有时还会继续提出认干妈的想法,我总是会心一笑,并告诉她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在生活之余,我也经常与她的父亲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她父亲的协助,之后她的父亲会经常打电话回来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听听她内心的想法,并鼓励她支持她,同时她父亲也会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时间一长,每次在校园里遇到我,她都会热情地跟我说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及想法。上英语课也是坐得笔直笔直的,还能认真的做笔记了,此后也没有再提认我做干妈的事了。

临近毕业了,在举行的毕业会上,大家都很开心,她却一反常态闷闷不乐地趴在桌子上。我看到后,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她:“怎么啦?马上就要毕业了,应该要开心一点哦。”她却突然大哭起来,然后站起来把我紧紧的抱住,哭诉地说:“我不想毕业,我不要毕业,我舍不得你Mrs Liu!”我站在原地被这突然的拥抱惊到不知所措,只能静静地让她抱着,不久我安慰她说:“傻孩子,你会慢慢长大的,以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遇到更多更好的老师。如果以后你想老师了,欢迎回学校来看我哦。”在场的同学也在劝慰她有机会一起过来看望老师的,这时她还是不松手,反而把我抱得更紧了。最后在几位老师极力安抚下,她才依依不舍的慢慢松开了双手。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孩子们已升入初中了。最后我们虽然没有成为“母女”,但我们却有了朋友间的信赖与理解之情,在最后也互加了微信,并给对方送去了最诚挚的祝福。

现在回头想一想,为什么当初她会认我做干妈呢?以后我是不是还会遇到更多这样的孩子呢?如果有,我想我能给予的就是更多的关怀,鼓励她,尊重她,让她在这一段我们相遇的学习、成长之路获得一丝丝快乐!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阳光洒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用欣赏


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6ec8ea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