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与濂溪书堂

2022-07-10 10:10: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敦颐.与濂溪书堂》,欢迎阅读!
周敦颐,书堂



周敦颐之濂溪书堂与几所学校之发展

九江濂溪书院,始称濂溪书堂,亦称濂溪祠。宋嘉祜六年(1061),周敦颐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今赣州市),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筑书堂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于莲花峰下,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先生濯缨而乐之,遂寓名以濂溪。濂溪本是周敦颐故里之名,周敦颐远离故乡,在外地长期为官,一来因为清廉而贫不能返乡,二来喜爱庐山之美,结屋于此,取名濂溪书堂,表示侨寓此地,乡关在目之意。该书院历代屡有兴建,数易其址,称谓亦有变更。据清同治十一年(1873)《德化县志·书院志》记载,九江濂溪书院先后有四个称谓、四处校址:一曰濂溪书院,即早期的濂溪书堂,周敦颐逝世后改为濂溪祠,位于九江市治之南十五里处莲花峰下(今庐山区十里乡)。二曰濂溪港书院,在书堂左大筑学舍二十六楹(列房屋称一楹),可见规模之盛,后毁,明正统、嘉靖、清康熙、乾隆时先后重修。明清时期又在浔阳城内建过两所濂溪书院,一曰丰储坊濂溪书院,为明嘉靖年间兵备道陈洪濛建,院内有濂溪祠、无极堂、书室五幢、学舍四幢等建筑,清末已废弃。二曰新濂溪书院,在世德坊南,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府初之朴建,嘉庆、咸丰、同治间多次重修,原是祀濂溪先生神位的地方,后来成为青年学子受业习艺准备参加科举的场所。清末,在此基础上兴建九江中学堂。随着时代的变迁,九江一中从创办至1928年的先后名称有九江中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省立九江中学、省立第四中学,新濂溪书院一直是校址一部分。1927年设在旧址的九江中学女子部改为九江女子师范学校(解放后改为九江师范)。九江师范后并入九江职业大学作为长虹校区,主要承担学前教育

为优化教育网点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市委、市政府启动“湖滨片区教育资源整合工程”将九江职大新校区建设和市十一中整体搬迁到九江职大(长虹校区)办学,列为2014年城区教育类民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关心和市教育局大力推进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十一中搬迁办同志辛勤工作下,九江市十一中在2014年秋季开学暨建校三十周年之际,顺利实现了“跳出校园促发展,扩大规模创品牌”喜迁办学的几代十一人的梦想。为纪念这一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延续“人杰地灵”的学校发展文脉,进一步传承发扬濂溪书院文化,更好地促进我校在新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实现新作为、新发展,经研究,学校决定将原九江职大长虹校区的“学前楼”命名为“濂溪苑”,苑内设施分别命名为“明德阁、至善阁、知行阁、致远阁”,旨在勉励和激励广大师生厚德善道,知行合一,凝聚共识,努力共为,实干兴校,为现师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76ab77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