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略谈

2022-07-01 00:1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略谈》,欢迎阅读!
幼师,中职,普通话,教学,专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略谈

作者:张婷婷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0

摘要:对于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学生来说,要想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并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普通话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在紧凑的教学时间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掌握好普通话这门语言课程并顺利通过测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中职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幼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0.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导向性,幼师人才缺口较大,我校于2006年逐步建立了幼师专业。我校是一所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与幼师专业学校相比,招收的幼师生源的专业素养偏低。2007年通过的《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中规定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管理人员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但是语言并非一朝一昔可以轻松掌握的,幼师学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只依靠每周2节的普通话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在担任了六年多的普通话教学中笔者有了一些思考。 1 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客观因素

我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有的甚至是边远的山区,例如赫章、大方、腊雍等地,学生来我校之前一直处在自己家乡的方言语境中,自己的同学、家长、乡邻讲的是方言,甚至学校的老师上课讲的都是方言,即使偶尔被迫需要说普通话,也是我省戏称的贵普话,例如知道,他们够喜欢说成晓不得。大部分学生一说普通话就张不开嘴了,他们无法在说话这一本能反应的时间内一下子完成改变方言语调、用词标准及发音方法的普通话思维。 1.2 主观因素

第一,读音错误率高,方言太重,如贵州人常把“o”的口型弄错,直接帮口型定型为O发音,正确的应当是口型由小变大,逐渐形成O型的发音;以及平翘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边鼻音不分等。

第二,识字量不够,语音规范意识不强,如把读成“po”读成“dui”、把模样读成“mo”荨麻读成“qian”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7a9f5490c69ec3d4bb75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