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高适边塞诗的异同

2022-09-02 12:0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岑参高适边塞诗的异同》,欢迎阅读!
边塞诗,高适,岑参,异同

岑参高适边塞诗的异同

摘要: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壮观。高适和岑参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二人的写作内容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从相同点来看,作为边塞诗,他们的作品都在讴歌和渲染战争的正义性,善于将边塞风光尽收笔端,展现多彩的边疆生活与少数民族的习俗,而悲壮则是他们诗篇的共同主基调。从不同点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内容各有侧重,高适尚质主理,岑参尚巧主景;二是艺术风格上同中有异,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三是他们的表现手法各具特色,高适诗中,多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岑参则在诗的音韵节奏和比喻夸张方面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岑参;高适;边塞诗;异同

唐王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表现出一种相对开放自由的氛围。广大士子带着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或应举入幕,或驰骋朔漠,展示他们的文韬武略。于是盛唐诗人中出现了一批以边塞诗创作著称的名士,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等。而若论盛唐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则必称高适岑参。他们二人久历边塞,在诗歌创作与风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各自特有的艺术个性特征。

高适、岑参在边塞的生活,赐予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作为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边塞诗基本上有三个方面是相同的。首先,他们都讴歌和渲染战争的正义性,他们的诗歌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如高适的《九曲词》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另外,二人都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烟、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坏人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引发创作的兴致并向世人展现丰富多彩的边疆生活与少数民族的习俗。他们的诗歌大都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抒写投笔从戎的斗志豪情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描写壮阔苍凉、绚丽多姿的边塞风光及异域风情。而悲壮,则是岑参、高适边塞诗风格的共同基调。《沧浪诗话》中也这样评价:“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这种基调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同一时代的诗人,高适和岑参在出身和人生轨迹有着戏剧性的巧合。他们都曾家世显贵,然而高适、岑参均早岁孤贫,长期落魄不遇。高适二十岁求仕未果,以后三十年间或从军塞上,或漫游隐居。岑参年少时家道中落,科举落第后,过着书剑飘零的生活。二人的这种境遇,赐予了他们源源不断的边塞诗创作灵感。

高适的边塞诗偏向于现实主义,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他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常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问题,把战争和国家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以政论的语调来表达自己对边塞之事的政见,从不同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他的《燕歌行》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篇一开头就在叙中含议,指陈时政,“重横行”“赐颜色”,为全诗定下议政议军的笔调。以“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的民族矛盾为导线,展开一系列的矛盾。


战士慷慨赴难、杀敌报国与久戍不归:“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丈夫久戍不得归的思乡之情与妻子的断肠之痛:“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将军士兵苦乐不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然后描写战争之败,除写萧瑟之景衬托战争惨败外,重点议论战败原因;这就是边帅的骄与奢,边帅的骄与奢。最后的“至今犹忆李将军” 过议论写战士既有以身许国的决心,更有忆念良将镇戍边疆的愿望。这首诗是有感于边帅张守珪与奚旅统治者作战失败,反而邀功请赏一事所作的,但并非就事论事,而是概括了他在边关的所见所感,歌颂了士兵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与强烈的爱国精神。

艺术技巧上看,这首诗多采用对偶、律句,对仗精美,声韵铿锵,遒劲有力,悲壮中透着雄浑。语言质朴精炼,多处用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手法,如将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与将领帐前歌舞作乐进行对比,将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和肆虐士卒的唐将领形成对比等,使诗歌的情感更强烈,寓意更深刻。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更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就诗歌的语言方面,则刚健质朴,精炼准确,直抒胸臆,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更便于他自由直率的抒发自己内心凄凉慷慨的思想感情。

岑参的边塞诗侧重于描写边塞奇特的风景。他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荒凉的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歌颂。岑参的边塞诗句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求奇求异。岑参长期来往边塞,熟悉边塞生活,将士们的立功壮志与报国激情又为他的边塞诗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他的边塞诗向我们展示的是将士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壮阔激烈的战斗场面,热情洋溢,笔力雄放。而他最擅长的,却是描写边塞风光。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西北边塞看作绝域,但在岑参笔下,边塞处处充满着浪漫气息。他笔下的边塞的奇情异彩,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奇的边塞天地。所以他的诗往往是客观的展现,展示出一幕幕五彩缤纷的画面,以奇异之思引人入胜,而作者的深厚感情也就蕴含其中。景物的转换过程又是其心灵的解悟过程。我们最熟悉的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莫过于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了。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是新奇、飘逸、峭拔。首先,他以独特的感受,敏锐的观察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其次,他的诗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等手法,不仅增加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以此诗为例,诗人一扫历来边塞诗阴郁荒凉的境界,以新奇的比喻,让春风吹到了这北国严寒的天地中,给这冰雪世界增添了春的生机和暖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句写得强劲有力,描写了塞外气候的多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写得奇幻浪漫,“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比喻独具神韵、新颖别致,又有奇特的想象,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诗人竟然把塞外的雪景比喻、想象成梨花盛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顿时让那凄凉的塞外充满了灵动与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与陶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句,写得气势磅礴,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


旗冻不翻”句写得奇异壮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句写得低回婉转,留给诗人留给读者的是心中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离别之愁。岑参的边塞诗意境新奇而壮美,充满着奇情妙思与浪漫主义情调。

岑参还非常注意细节处的描写,以一个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技巧,描写细腻,善于以物象传情,并从细节处写大背景、大场面。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多用一些较不易被察觉的细节来展现诗境和传达诗情。如“狐裘不暖锦衾薄”“都护铁衣冷难着”“风掣红旗冻不翻”“雪上空留马行处”等,通过几个细节意象使诗篇更富有画面感。虽然这首诗是为边塞送行赠别而作,但全诗的内容却是紧紧围绕所命之题而描绘渲染,一直到结尾处才点出送别之意。与其说岑参的诗作是在环境渲染中表达送别之意,倒不如说他就是在对具体的异域风光进行着意的描摹。

读高适的诗,让人悲痛,有一种悲壮、浑朴厚实之感;读岑参的诗,更多的则是雄奇、俊逸,有一种清朗之气让人觉得振奋又新奇。

当然,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诗作则是个体的外显。高适与岑参作为同一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中有他们共同的时代因素,也有其个性的外露。我们只能以旁观者的姿态进行比较,研究探知其异同一二点。虽然这两位诗人同中有异,但都以其各自的文学成就,为盛唐诗苑增添了光彩。



参考文献:

[1] 古明惠.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3 [2]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5-257 [3] 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81

[4] 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0 [5] 刘开杨.唐诗的风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6] 李志慧.唐代文苑风尚[M].西安:赏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7] 苏亮.盛唐之音的绝响—略说高适岑参边塞诗[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8a0446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