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2023-03-10 20:49: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欢迎阅读!
弱化,成因,对策,监督,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作者:虞月琴

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2

【摘 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本文分析了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及后果,探讨了加强会计监督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监督;职能弱化;原因;外部环境 引言

由于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到位及社会监督不规范等原因,致使会计监督普遍弱化。遏制会计监督弱化,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国家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社会监督。 1会计监督的内容

由于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所以,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财务会计监督和成本管理会计监督两个组成部分。 1.1财务会计监督

财务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对特定主体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以提供正确、相关、可靠和可比的财务报告为目的;二是以公认会计准则为标准;三是以复式簿记系统为基础;四是坚持以实际交易价格为计量属性。因此,财务会计监督寓于财务会计核算中,核算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核算的内容就是监督的内容。 1.2成本管理会计监督

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按照自己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督促。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三个部分。 2 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弱化的现象趋于严重。会计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私建小金库、财经纪律松弛等方面。企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若失去监督,将会干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会计监督执行结果之所以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利益驱动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考核一个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首要指标是效益。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领导对下级的考核只停留在报表上,从而很容易滋生个人主义、小团体意识等思想。会计核算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主体,一旦失去监督就很容易因利益受到操控,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2.2监督脱节

当前很多企业的监督管理环节上都存在漏洞,监督的目的是要防患于未然,而我国的会计监督一般只在事后监督上着力,而忽视了事前、事中的监督,监督效果有限。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对于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本单位会计人员虽然能够及时发现,但是不愿去管;而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虽然有权管理,但是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这就导致了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两种情况。种种原因导致了企业很多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2.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的会计管理体制是:财政部门只负责会计业务工作和政策制度建设,而没有组织人事的权力。这样的管理体制也就限制了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的发挥,因为会计人员的提拔基本听命于部门领导,他们的薪资待遇也依赖本部门。会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而不是监督地位,当遇到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会计人员不愿意顶着巨大压力与领导产生矛盾。监督者是被领导者,被监督者是领导者,会计人员监督权力的发挥实质上得不到保障。 2.4法制观念淡薄

我国很多会计从业者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法规制度,虽然已经颁布多年,但许多单位的领导对违反了《会计法》却并不以为然。领导不重视、从业者不敬畏,那么实际经营中,法律对于会计工作的约束力也就非常微弱。

2.5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人,我国目前会计人员有一千多万,其中不足五分之一的财务人员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大部分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也就限制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专业知识缺乏认识更谈不上有力的监督,这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本原因。

3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外部监督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它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方式进行。通过外部审计为会计委派效果的评价建立一个公平的环境。这样做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3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3.3.1 加强监事会建设

当前不少企业的监事会难以发挥作用,因为监事会成员的工资、福利等完全受到所服务企业的约束,从而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与日常的会计监督也难以相互配合。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革监事会人员的薪资支取方式,将监督工作与利益切断联系,保障监事会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

3.3.2 明确界定委派人员的权力与责任

要想保障委派人员职责的发挥,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严格制度,保障委派人员能够深入到各环节,参与重大决策;在法律责任上明确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角色和地位。 3.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4.1 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

会计人员在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掌握着企业的命脉,企业的财权和经济秘密,若处理不当就会对企业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培养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其思想素质,从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3.4.2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适应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也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并且能够不断吸取新知识,适应行情的变化。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利用考核的形式促进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3.4.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把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会计工作涉及到多种利益关系,因此会计人员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公正立场,公平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从思想上着手,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其次,制定严格制度管理会计秩序;此外,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正面引导会计人员的道德责任的提升。 3.5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执法力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8a5e9f05087632311212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