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专题

2022-04-01 22:0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专题》,欢迎阅读!
边塞,征战,鉴赏,诗歌,古代



古代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专题



顾名思义,边塞战争诗就是以边塞战争生活或边塞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边塞战争诗的题目中多带有“塞”“军”“征”等字眼,或常直接以《从军行》《关山月》《凉州词》等乐府旧题为题目。边塞战争诗的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唐代之际,疆域广阔,边事增加,而边塞战争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初唐时文人多怀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杨炯在《从军行》中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书生投笔从戎、忠贞卫国的壮志豪情。盛唐时的边塞战争诗大都壮丽豪迈,如王维在《少年行》中写道,“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志士的万丈豪气跃然纸上。相较之下,中晚唐时期的边塞战争诗虽也不乏“誓扫匈奴不顾身”的昂扬激情,但大都夹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的悲壮之意宋代时边塞战争诗歌则更多的带有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如陆游在《书愤》中发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慨。



边塞征战诗主要情感归纳



边塞战争诗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但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遭遇不同,他们笔下的诗歌也表现出不同的主题。



一.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用粗犷的笔触、奇特的想象等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展现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有时还寄予了对征战之士的赞美。



三.表达久居边疆的愁苦之意,流露思乡思亲之情或抒发归家无望的万分悲痛之感。



四.描写连年征战的惨烈场面,展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控诉战争带来的苦难,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五.书法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六.表达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简易模板

抬眼看: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低头看: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向前看: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 向后看: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表现手法:渲染、反衬、对比、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虚实结合 语言特点:奔放雄伟、慷慨激昂、气象雄浑、豪壮悲慨、委婉清丽



【例题演示】

出关

1 / 2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斾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①关,指居庸关。②旌旗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手法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5分)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ae1303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