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戴叔伦《兰溪棹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2022-10-29 11: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戴叔伦《兰溪棹歌》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兰溪,古诗文,译文,原文

兰溪棹歌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 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 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 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 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兰溪棹歌作品原文

凉月如眉挂柳湾⑵,越中山色镜中看⑶。

兰溪三日桃花雨⑷,半夜鲤鱼来上滩。[1]

兰溪棹歌词句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 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c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⑵凉月:新月。

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

兰溪棹歌白话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 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 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2]

兰溪棹歌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 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 所创作的。[3]

兰溪棹歌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 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 )取景多在日间。 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 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 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 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 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 C “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 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e9f5ec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