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爱恋

2022-07-17 12:0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穿越时空的爱恋》,欢迎阅读!
爱恋,穿越,时空

穿越时空的爱恋

读《《梵高传》》有感

梵高,我是生活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今天,我隔着书页和你亲近,隔着一个世纪的时光和你亲近,我试着读懂你,试着理解你,好吗?

在未读这本书(《梵高传》)之前,我并不知道梵高只活了37岁,可当我在心灵的极度震撼中泪流满面地读完这本《梵高传》时,我不能自己,真想穿越时空,看你深邃的眼神,看你痛苦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你一点点了,梵高! 梵高生于1853 年,死于1890年。梵高的家族当时是欧洲最大的美术艺术经营商之一。他21岁时在英国伦敦他叔叔经营的画店工作,因为当顾客向他询问一幅画的价格时,他总是直言不讳的说出这些画的缺陷,他们因此再也不购买了。他暗地里认为画家只有在作品中表现世人的痛苦,才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和人格力量。梵高是一个诚挚纯洁的人,由此而辞职,继而当书店职员,教师„„最后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习,准备继承父亲的事业——牧师,将上帝的福音传播到人间。

他去了一个矿区做牧师,那是一个贫病交加,矿工们大都患有肺病的地方。瓦斯爆炸,坑顶塌方,洪水淹没时有发生,使许多矿工丧命井下。矿工们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穷困潦倒,梵高那颗仁慈博爱的心灵被他们悲惨的命运震撼,使他感到迷茫:难道上帝真的要让这些不幸的人在地狱度过一生?用什么方法才能拯救他们?他感到自己处在噩梦之中一般,他为自己床铺柔软舒适,被单干净清爽,大衣外套一件不缺而感到内疚,他觉得他对矿工大肆宣传上帝的福音,矿工们依然贫穷和痛苦,而自己却过着衣食丰足的安逸生活,他感到又一次选择的失败,处在比从前更深的痛苦中。(有这样的牧师吗?他因为目睹了矿工们如此凄惨的人间苦难而上帝的福音仍无法让他们摆脱贫困,他竟搬出舒适的住处,租了一间四面冷风,没有窗户的破烂木屋之中。并把自己的内衣、袜子、靴子、外套送给他人,拿出自己的工资为矿友病人购买食品和药物,而自己竟因经常挨饿而消瘦发烧。有这样的牧师吗?他眼睛像两个黑洞,颧骨突出,下巴上的红胡子又脏又乱,他用一块粗麻布袋裹着身子,躺在墙角的草地上,用一只手臂撑着昏沉发胀的头颅,给因瓦斯爆炸而丧命的矿工们做丧礼。)

他被赶来的两位牧师宣布撤销对他的任命。

梵高充满绝望的对自己说:世界上没有上帝,一切关于上帝的事全荒唐可笑。这世界只有混乱,悲惨的、残酷的、盲目的、毫无止境的混乱。 他陷入茫然,这段时间,他开始大量读书,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十一月份的一天,梵高茫然地在矿井大门外的废铁轮上坐,一个老矿工走了出来,帽沿遮住了双眼,耸着肩膀,两手插在口袋里,身子一抖一抖地走着。梵高被这个矿工独特的形象所吸引了。他掏出一截铅笔头和一封家书,在信封的背面,迅速把这个老矿工速写下来,这是梵高无意识的动作。从那天起,他天天在矿井大门口画矿工们的肖像,在那以前,他从未学过画画的任何


一种理论和实践技巧。一个深埋在心底的,平素被自己忽略的东西被唤醒了,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向往,他处于一种兴奋之中,。从那一刻起,他懂得了伦勃朗,也懂得了米勒„„.。他发现了自己作画时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冲动和独特奇妙的感受,他相信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我相信,人类中诞生的这些伟大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思想灵魂,意识和常人相去甚远,他们有一种天注定的机缘,灵性。

当梵高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地行走在布鲁塞尔大街上寻找皮特森时,他对人们的惊呼毫不介意,我们能做到吗?我们能撇开世俗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让自己的思想直接表露而旁若无人的存在吗?我们不能,因此我们是平庸的。天才在世人眼里都是疯子。

追求艺术,给了梵高巨大的精神满足。

而疾病,贫困,孤独的痛苦一直与他为伴,很少分离。

说梵高,不得不提到他的弟弟——提奥,是提奥给了他莫大的物质资助和精神鼓励,成为他得以自由自在画下去的支撑点。

他喜欢画农人,他发现他们和耕种的土地之间有着极为朴素的情感。 在他很短暂的一生中,除了提奥,没有人能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事实上他是孤独的。

梵高在绘画中找到了追求、信仰、精神。他生活在他的绘画里。

很多年来,他一直在挨饿,他住过没有屋顶的房子,空着肚子风里来雨里去,贫病交加,被人遗弃。

“如果饥饿和痛苦能将一个人置于死地,那么这个人是不值得拯救的,只有上帝或魔鬼弄不死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在巴黎,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天地,莫奈、马奈、塞尚、高更„„他们一个个都有倔强的性格,都是可怕的自我主义者,他们爱辩、爱斗、爱骂,为自己的理论辩护,攻击其他一切„„梵高忽然意识到自己被同化了,他终于说:“我以为我的画是唯一的,美丽的。即使我的作品糟透了,我也要继续下去,另外,我不是城市里的画家,我不属于巴黎,我属于衣衫褴褛的矿工、挖土人、播种者„„我要回到我的田野。我要找到火热的太阳。除了画画的欲望之外,把其他一切烧个精光。”

梵高去了世界上太阳最疯狂的地方——阿尔斯。他深深的地渴望独自一个到安静的地方去,用充沛的精力从事他的艺术事业,他感到他艺术生活的高潮迫近了,奋斗了长达8年一直争取的创造力迫近了。

阿尔斯的太阳一下就刺痛了梵高的眼睛,这是一个柠檬黄液体的火球,射过蔚蓝的天空,在空气中充满了眩目的强光,,他背着画架,颜料和画布走向罗纳河,早上三四点钟出发,至到太阳在地平线消失才回来。阿尔斯狂热的太阳和西北风,激发他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他从不戴帽子,烈日把他的头发慢慢烧得掉落下来。

他画画是为了卖吗?不是,他知道他的画无人问津。那么为什么拼命催自己画成打成打的画,对成功的渴望已经淡漠,他画画只是他必须画,因为这样可以使他的精神上少受些痛苦。他能够没有妻子,没有家,没有孩子,可以没


有爱情,友谊和健康;他可以没有生活保障,甚至可以没有上帝,可是不能没有画画,不能没有比他生命更为宝贵的创造力量。

在长时间的没有睡眠,没有面包,只有苦艾酒和烟草,烈日和争吵(和高更)的生活下,梵高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末日。

他疯了,阿尔斯公民联合写了请求市长监禁梵高的请愿书。 他离开了阿尔斯,到了里昂提奥家

提奥家里全是他十年来寄给弟弟提奥的所有绘画作品,按日期顺序整理得井井有条„„

周期性的疾病和弟弟提奥德孩子生病加速了梵高想减轻自己给提奥带来的麻烦而选择了自杀,他已感受到心中燃烧的东西已被绘画,一大堆的画布带走,他想到自己被提奥养了十年,却给弟弟一大堆一辈子都卖不出去的画,他选择了手枪作为对世界的告别 而他死后的六个月,提奥病故 提奥的妻子把提奥葬在了梵高的身旁。 奥弗的烈日照耀着田野里的小公墓。提奥和梵高舒服的安息在——向日葵的绚烂花丛之中。

我原想就写感慨就行,可我抑制不住想把梵高的故事再重复一下,简单的重复。让我的心灵再次接受汹涌澎湃的艺术的洗礼而不能自已。梵高那份对绘画艺术宗教般的狂热已不止一次让我感动得落泪。就是他,生前如此的凄凉,50年后的人们才重新认识到他绘画作品的伟大价值,死后的热闹是他始料未及的。

对比之下,我们的精神呈现的空虚和梵高在绘画中的丰实的精神家园,有着太强烈的对比。梵高是幸运的,他在浑噩的人世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肉体的胃痛,忍饥挨饿,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只不过是精神的外壳,毫无意义的外壳。我渴望像梵高一样,能够被自己内心燃烧的追求直至疯狂。可我是这样的贫穷和微不足道,我的出生和死去,世界毫无惊讶和惋惜的表情。 让我置身在阿尔斯的阳光下溶化成蜡人吧! 让我抚摸梵高的又脏又长的红胡子吧!

一切都平静如止水了,从书中走出来:衫树和柏树的枝儿在风中摇曳,在春的阳光下和谐的交谈。

我没有阿尔斯的太阳和向日葵,我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我只是个迷途的孩子。

好想有一种信仰的支撑啊!有一种主宰灵魂的思想,可是什么也没有,旷野之上,心作无家的漂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f937217f1922791788e8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