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情况调查及效益分析

2023-04-20 15:4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森林抚育情况调查及效益分析》,欢迎阅读!
抚育,效益,森林,情况,调查



森林抚育情况调查及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就旌德县中幼龄林资源特点和抚育实施情况作了简要阐述,就森林抚育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实施抚育作业后林分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森林抚育;调查;效益分析

近年来,随着本地区林业的发展,林种、造林树种的结构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造林地采伐更新的推进,中幼龄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森林抚育作业已经是当下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指导森林抚育技术推广,笔者以对近年实施森林抚育成效的调查,客观地分析了森林抚育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情况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地跨东经118°44′118°15′,北纬30°29′30°7′,境内重峦叠翠,黄山支脉自西南蜿蜒而入,斜贯全境,海拔120-1295米,平均海600m,母岩以花岗岩、千枚岩和板岩为主,土壤类型为黄红壤、黄棕壤,临近黄山区为石灰岩分布,土壤类型为黑壤。地被植物主要有白栎、白茅、斑茅、檵木、乌饭、杜鹃、黄背草、算盘子、茴草、蕨类等。本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5℃,年均降水量1483mm无霜期232天。



1.2中幼龄林资源状况

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全县现有中幼龄林总面积2.94hm2、蓄积151.47m3。其中人工造林中幼龄林面积1.87hm2(占63.5%蓄积101.34m3(占66.9%;天然林中幼龄林面积1.07 hm2(占36.5%蓄积50.13m3(占33.1%



2.森林抚育调查

2.1 调查方法

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查阅全县最近5年内的中幼龄林抚育实施方案、抚育设计书和抚育成效监测样地调查数据统计结果,结合对林农和国有林场发放森林抚育经济社会效益调查表进行调查。



2.2 调查结果






2.2.1 森林抚育实施情况

一直以来,本地区中幼龄林抚育沿袭的是传统的经验或是以往的技术理论,以割灌间伐为主,而且没有规范性的技术规程指导,更没有纳入林业日常管理工作。2009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首次在本县庙首林场落户,2010推广到蔡家桥林场、南关林场和华森公司,2013年开始惠泽周边农户,同期国家林业局颁布了《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09)和《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2012年进行了修改)等相关技术规程,20102013年,我县每年的抚育作业项目实施面积1.0万亩。



2.2.2 森林抚育主要技术规定[1]

根据《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中幼龄抚育主要技术包括抚育间伐、割灌、修枝、抚育材和剩余物处理、以及简易作业道的修建等。抚育作业时间一般选择每年的911月,但仅设计割灌抚育的幼林,抚育时间应该选择在每年的5月,以有利于促进林木的生长。



2.2.3 抚育成效

20143月,通过对2011年秋季实施抚育作业样地和未抚育作业对照样地成效监测(监测样地面积600 m2,结果表明,实施抚育作业后,林分质量明显得一提高,蓄积量明显增加。如:12年生湿地松抚育间伐对照样地蓄积平均61.5 m3间伐样地蓄积70 m32年内,抚育后的样地蓄积明显比对照样蓄积多8.5 m312年生杉木×枫香抚育间伐对照样地蓄积27.9 m3,间伐样地蓄积34.8 m32内抚育样地蓄积比对照样地蓄积多6.9 m3。综上所述,实施抚育作业的林分2年内每个样地平均多增长7.7 m3,每年每公顷约增加64 m3



3.效益分析[2]

3.1 经济效益

全面实施中幼龄林抚育,将能有效地改善中幼龄林林地卫生状况,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同时优良树种得到保存,林分各项功能得到加强。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以上述12年生林分为例,按每年每公顷约增加64 m3计算,全县2.94hm2中幼龄林每年可以增加188m3蓄积。按本地区平均出材率64%计算,全县每年净增120m3立方米材积,木材按市场价1000/m3计算,接经济效益约1200万元/年,另外实施间伐可获得间伐材经济效益还没计算。



3.2 生态效益

中幼龄林抚育项目实施后,能有效改善林分生长环境,提升林分质量,加速森林资源培育,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此外,林种和树种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林地资源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066a02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