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答案

2022-12-22 02: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答案》,欢迎阅读!
概述,诗歌,古代,答案,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先秦时期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 ;诗经分三部分;

诗经 六义则指风、雅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之一;

先秦时代,诗经与 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 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 1. 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构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其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皆为传世名篇;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 言格式,采用杂言和,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皆为传世经典; 三魏晋南北朝

汉末建安时期,建安七子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 的独特风格;

魏晋之交,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诗的风格自然冲淡为主流,他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着名的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南北朝时期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 四唐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 1.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 盛唐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着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岑参成就最高;

有这样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写的是杜甫; 3. 中唐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新乐府运动;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时称者指 韩愈 孟郊 时称元白者指 元稹 白居易 贾岛 孟郊 苦吟而着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刘禹锡 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李贺 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 4. 晚唐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李商隐 、杜牧 ;时称小李杜; 五宋

在唐诗高峰过后,宋人以文为诗,开启了好议论, 理趣的发展方向 苏轼是北宋词坛最有成就的诗人; 陆游是南宋诗坛的盟主; 杨万里 的诗写景最工,有机趣,活法被称为斋体 5.

词源于晚唐五代 ,鼎盛于;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比喻手法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婉约词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姜夔、周邦彦、 豪放词代表作家,苏轼 、辛弃疾、陆游、陈亮; 六元明清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 ,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

清词素有中兴之誉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清词三大家;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而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278d76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