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2022-04-01 01:2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欢迎阅读!
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



1 社会现代会的内容有哪些?1、经济发展的工业化.2、社会空间的城市化.3、政治的现代化.4、管理科层化.5、人的现代化的主体.6、生活方式

现代化

2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1、确定自己到底承担哪些角色(我是谁).2、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事宜的行为方式(我该怎么做) 3 社会控制的特点有哪些?1、社会控制的非个体性.2、社会控制的约束性.3、社会控制的多向性.4、社会控制的规范性.

4 家庭的功能有哪些?1、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2、人口再生产功能.3、婚姻生活功能.4社会化的功能.5、感情交流功能.6、抚养与赡养功能 5 什么是城市社区?它有哪些特点?是指大量异质居民居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1、居民从

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2、人口素质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3、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体化、宽容等特点;4、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5、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6 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7 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

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8 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般说来,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三个方面。

9 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家长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

10 社会保障具有哪些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既有社会制度的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的第一功能2、在促经和保

证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保障是一个关键因素3、在社会方面,社会保障是减弱贫困,改善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4、在经济关系方面,社会保障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手段

11、如何全面理解越轨的涵义? 一般认为,那些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规范、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是越轨行为。

对越轨行为全面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第二、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总是自愿的;第四、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第五、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行为。此外,越轨行为的后果并不一定仅仅是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有的越轨行为也会自己产生很大的危害

12、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 1 试论述我国社会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1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很低2、资金短缺是困扰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因素3、社会化程度不高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仍未理顺,管理成本较高5、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1、广覆盖需要与制度多元化相结合2、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尽快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4、多方筹措资金,缓解社保基金短缺的压力5、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做好准备6、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7、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体系

2 社会网络的特点有哪些? 社会网络的特点有:1、弥漫性。社会网络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离开个人而独立存在,却不完全依附于个人。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网络中的结来看的话,那么一个人的网络除了自身的网络关系外,还有一些网络的外延,例如亲属网络的外延就有父辈的网络、妻子(丈夫)的网络及子女的网络2、多重性。社会网络在本质上就是复杂的多重社会关系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3、隐蔽性。社会网络是无形的,是一种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法对社会网络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无法准确地描述网络的规律或内幕,而只能感觉到社会网络力量的存在。

3 社会流动的意义有哪些? 社会流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发展。对于个体社会成员来说,社会流动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社会成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流动来调整自己,选择环境,从而使自己达到自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自由的社会流动为个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社会成员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有一个良好的刺激。相反,过于封闭和社会缺乏自由流动,只会压抑甚至抹煞社会成员的个体资本2、有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公平自由的流动将促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成员相互流动、想到交流、从而想到了解,产生良性的互动3、有利于社会的开放。流水不腐,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真理,在一个充满合理自由流动的社会中,社会才可以保持健康状态,社会才可以保持开放结构,社会才可以拥有自由精神,社会才可以和谐发展。

4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需采取的措施?首先,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其次,进行

土地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再次,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面临的各种歧视,建立面向城乡全部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1 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这一事实分析说明,这样大规模社会流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1、社会的开放程度。一般来说,社会流动的

发生于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成正相关系,社会越开放,社会流动就越频繁,社会越自由,社会流动的规模也就越大2、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当今中国,在全球化的洗礼中,竞争、自由、进取的意识不断强化,个体主义逐渐取代了集体主义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流动明显加剧3社会不平等的存在。现实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所以,社会流动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4、个人因素的影响。社会流动最终需要落脚到社会成员个体,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社会成员乐意流动,有的则不愿流动?关键原因还是在于社会成员个体自身。但是,个体成员的一切其实最终还是要归结到社会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导致社会流动出现的原因都是社会因素。

2 人是社会的动物„„请分析说明,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多方面的内容,凡是社会生

活所必需析基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至于各种思想观念都包括在其中。具体来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导生活技能。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下去,就必须掌握两个方面的技能: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存的能力,另一方面的技能是职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2、传递社会文化。社会化研究的文化模式认为,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社会化的结果是培养出掌握社会文化并将社会文化传递下去的社会人通过社会化,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方面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继续、传递和保存了社会文化3、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形成、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它能够推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促进个人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使个人有一个完美的自我观念,并把对自我的认识和社会规范尽可能地协调一致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后就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所以说,培养社会角色是社会化过程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

3 1978年以来„„根据这一事实分析说明,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 社会制度变革的现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所有

的社会制度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而社会永远处于不停的发展之中,人类的需要始终是社会制度存在的深层依据,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人的需求的变化。2、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决定。社会制度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社会制度都在不停的变革途中,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制度来说,变革是永远的宿命。稳定则只是相对的状态。3、社会制度的相关因素导致。社会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制度内在组成部分有有机联系;二是社会制度与外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其中,任何一个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变化都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相应改变。只有垂死的社会制度才可能失去变革的力量,只有死去的社会制度才可能永远不变。

4 “国学热”„„通过分析上述两种相反观点,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我国的现代化建

设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来自各种旧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重重阻力。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勇于变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东西,才能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对立。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中断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我们既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勇于变革那些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旧传统、旧观念,又不能主观主义地完全脱离原有的文化基础搞改革。任何改革措施,如果与人民群众的原有观念和社会习惯严重对立,就很难取得成功。3、我国的现代化一定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也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使到那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一定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化,一定是既充满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新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453f12a8114431b90dd8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