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

2022-03-28 23: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欢迎阅读!
杂剧,初期,创作,朴及元

第三章 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

在这一章里请大家掌握这样一些内容。

一、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1)浓郁的抒情性:a 曲辞的缠绵悱恻、细腻传情;b 以梧桐为中心的剧情结撰;(2)唐明皇专情情人形象的塑造。

《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整个剧本以浓郁的抒情性引人注目。作为剧本的主题的曲词写得缠绵悱恻,细腻传情。既自然普朴实,又有一种优雅的美丽。同时,全剧以梧桐为结撰的中心,一方面利用梧桐自身的忧郁色彩增加了抒情的伤感,一方面使得全剧结构紧凑。在形象塑造方面,《梧桐雨》是一个末本戏,因此剧中杨贵妃的形象比较模糊,而男主角唐明皇的形象则非常鲜明,是一个专情的情人形象。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长恨歌》、陈鸿《长恨传》“惩尤物,窒乱阶,垂于来世”、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长生殿》主题:“占了情场,驰了朝纲”既真实地歌颂了李杨爱情的坚贞,也又深刻地李杨爱情引发的国家人民的灾难。“凡史家秽事,概削不书”《长生殿·自序》

1 败军之将安禄山被解进长安,张九龄见安禄山“身躯肥胖,语言便利,有许多异

相”劝明皇勿赦,明皇不听(李:你这等肥胖,此胡腹中何所有?胡:惟有赤心儿。杨:这人又矬矮,又会胡旋舞,留着解闷倒好。)李赦之罪,赐与杨为义子。后因杨国忠之言,封其为渔阳节度史。明皇唱楔子“教你做元辅,朝中皆指斥” 2 七月七日乞巧之夜,明皇在长生殿与杨贵妃对天盟誓,愿世世为夫妻,一对金钗、

一枚钿盒与杨贵妃作为定情之物。(杨开场白中自道身世,曾为寿王妃,并说明与安禄山有染)。明皇以一套曲唱其欢悦。

3 明皇与杨贵妃御园中小宴,报说安禄山杀破潼关。明皇君臣决定往暂避一时。明

皇唱套曲,前半言欢之情套曲后半叙其惊惶之状。【中吕粉蝶儿】等六曲,“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夏景初残(秋色斑斓),柳添黄,荷减翠,秋莲脱瓣,坐近幽阑,喷清香玉簪花绽”(白诗“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4 明皇路途所见(三曲)“隐隐天涯,剩水残山五六搭”,接唱兵变之事发,惊惶、

痛苦之情,“他那里一身受死,我痛煞煞独力难家”。白练赐死、马践杨妃。后世《小宴》《惊变》)白居易诗:“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其后数曲为雨中思念。 《梧桐雨》【正宫·端正好】套曲最末曲【黄钟煞】

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真)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雨直滴到晓。(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以赋体排比,句句用韵,有“苍莽雄宕之气”(吴梅)、淋漓酣畅之美。 二、《墙头马上》的剧情轻松爽朗的喜剧色彩

三、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悲剧精神及其戏剧冲突的组织 四、康进之《李逵负荆》的喜剧性及李逵形象的塑造


五、石君宝《曲江池》对《李娃传》的主旨的改变及促成这一改变的社会因素 《曲江池》是根据唐传奇《李娃传》改编的,在剧中无论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还是二人的形象,都有了新的色彩。李亚仙从一个义烈的女子变成了忠贞的女性,道德色彩得到加强,而郑元和则从一个幼稚痴情的书生变成了一个风流才子。.《曲江池》所描写的书生妓女的爱情是元杂剧中很有代表性的主题,失意的元代文人借书生和妓女的爱情,借妓女对书生的知赏和爱恋,来书写自己的感慨,填补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落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5dc0b9f121dd36a32d82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