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易经思想精髓的把握

2022-07-16 10:5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经典:易经思想精髓的把握》,欢迎阅读!
易经,国学,精髓,把握,思想

课程模块三:国学经典 3-1易经思想精髓的把握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先秦两汉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 主要致力于《诗经》、儒学、道学及古代文论的教学研究 主撰或参撰、参译出版了《读懂《周易.《诗经学概论》《诗经百科辞典》《诗经析释》《先秦文学史》《历代赋辞典》《儒家教育九面观》《二十世纪大博览》等著作十余种。主撰并主讲了《中语文新课讲析》等音像教材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等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多篇获优秀学术论文奖。目前正承担教育部文科基地科研项目《赋比兴研究史》,并准备撰述《当代诗经研究史》《诗经集注》等著作。

儒家以它为《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之首,道家以它为“三玄”《老子》《庄子》《易经》)之一,无论是研究天文、地理、哲学、政治、兵法、道德,还是医学文学、武术、气功,都可上溯到《周易》,甚至认为《周易》八卦为文字之祖。

前言。《周易》六十四句卦辞、三百八十句爻辞,总共四百五十句,居然被认为是“《易》大广大,无所不包”,不同目的的解读者可以“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系辞》《周易》被认为是一部解释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著作。

《周易》的内在逻辑

不仅社会科学家研究《周易》,自然科学家也研究《周易》;不仅中国学者研究《周易》,外国学者也研究《周易》,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周易》由阴爻、阳爻两个符号构成64卦,运用的是二进制数学。在二进制数学中,只有 0(阴爻)和1(阳爻),用这两个符号可以写出一切数字。现在计算机软件 设制便是采用二进制数学

从德国学者M.申伯格开始,许多学者都在研究生物遗传密码与六十四卦的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太极是科学的灯塔”化学元素周期性变化与古代八卦排列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应用八卦的原理,去探讨原子的秘密”,还有学者研究《周易》中的混沌理论、耗散结构,还有学者运用《周易》理论研究行星的构成,据说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极为重视《周易》,认为其中包含着核战略思想,等等。

一、《周易》是怎样产生的? 源于忧患意识。

如何解决人面临的三大矛盾? 人与自然(规律、环境) 人与社会(制度、他人) 人与自己(欲念) 如何趋吉避凶?

道德焉求福,仁义焉求吉。 二、八卦的口诀

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推定下,推天道,明人事。中国古人把用作逻辑的推理。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有分别象征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八种事物。这八卦互相重叠又组成64卦。 常用占断用语,可分三类:

吉利的:元吉、大吉、吉、无不利; 中性的:无誉、无咎; 凶险的:吝(困难)、厉(危险)、悔、咎(过错)、凶。 吉利的占断202处,占44.89%


中性的占断126处,占28% 凶险的占断122处,占27.11% 三、《周易》的类比联想思维

1.立象尽意的表现方式(表层现象) 《周易·大过》里有两爻: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大过》中还有一爻:九五 枯杨升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周易·大壮》 上六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四、解释天象天意的主体性思维

解释天象天意的主体性思维将天道、人道联系起来。 思维方式不同,关心的对象(主观、客观)、研究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所谓主题思维,就是重视主体即人在天人有机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意识到,主体在实现天人合一方面能起到的决定作用。具体说来,至少包括认识目的、评价标准、道德实践、决定性功能四个方面。

五、《周易》的整体性思维

所谓整体性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思维方式,它把世界看做一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特别注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整体联系。而且还把每一个事物各自视为一个小的整体、一个小的系统(即物物——太极),并将每一个小系统放到大系统当中去加以认识。《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有多重含义,如六爻结构、阴阳互补合一、天人合一、事物发展的整体性,显现全局性观念。《周易》的整体性思维与现代哲学中的立体性思维相近的地方在于,它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单因、直线、平面的联系,而是立体网状的联系;与德国格式塔(完型)心理美学理论也有相似的地方,认为天人之间存在异质同构、同形同构的联系。

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中特定时机背景,就是六十四“时”《易传》强调:“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

六、由天道推导出人道 1、易与天地准

《周易》以天为师,依天而行。《系辞上》中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周易·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和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2.天尊地卑

为了适应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周代统治者按照血统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社会的尊卑贵贱,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为了证明划分等级的合理性,在天道中寻找理论依据,《周易·系辞上》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3.生生之谓易

《周易》从自然万物的生生不已推导出积极的人生观。 《周易·系辞上》中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为易。《周易·系辞下》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4.穷则变

《易传》则是从天道的“无往不复”《泰卦·九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推导出人道的“无往不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积极进去的人生观。


5.盈不可久

在穷困是要发愤图强,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在事业有成时,又该怎么做呢? 《易·丰卦·篆》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易·乾·象》中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6.与时偕行,中行无咎 自然万物“与时偕行”《易·乾·文言》“应乎天而时行”《易·大有·篆》“承天而时行”《坤·言》,随顺天时同步变化,人也要随顺时势,与时俱进。

依天道而行则为“中”“中行无咎”《易·夬·九五》 有学者将“与时偕行”“中行无咎”概括为“时中”

“时中”的概念是《周易》人生哲学的核心精髓,它所体现的是主体主动顺应天地之道,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活动和过程。

7.见几而作,防微杜渐

《周易》由天道感悟出的人道的精微之处,不是亡羊补牢,而是“见几而作”,防微杜渐。 天道依据:《易·坤卦》中说:初六 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历史依据:《易·坤卦·文言》说:臣弒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见几而作,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故《易·系辞下》中说: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周易》由天道感发人道,由人道引导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实践,终极目的是由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实践构建理想社会。《周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大和”《易·乾·篆》在对乾卦的解释中提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力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为了达到和谐,《周易》很注意阴阳当位,各顺其德。

第一,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是我们立身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追求的目标。 第二,和谐是指不同的或对立的成分、因素相互协调。《周易》把不同或对立的成分、因素概括为阴阳。阴阳之间的和谐则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第三,为达到和谐,就要求中。所以又叫“中和”。中是要求适度。整体的和谐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建立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要求。

第四,和,不是随意地、无原则地调和,中和是有原则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和而不流。 由天道推论人道,人要像天地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穷困时,则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成功时,则思“盈不可久”“物极必反”,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七、如何解决三重忧患 源于忧患意识。

如何解决人面临的三大矛盾? 人与自然(规律、环境) 人与社会(制度、他人) 人与自己(欲念) 如何趋吉避凶?

道德焉求福,仁义焉求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616d8d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