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2022-08-05 08: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_《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旋转,图形,教学

改变思路,让学习更简单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是培养学生思维水平,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好素材。在本节课中,我力求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展开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协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行探索性学习。同时我还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大胆改变和创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中学习。这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我以学生熟悉的大风车倒霉熊荡秋千视频引入,并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材料简单演示视频中看到的情形,在玩中直观感受和理解旋转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旋转的例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顺势将生活情景抽象为数学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掌握旋转的三要素。

2.动手实践,学生亲历新知形成过程

在研究旋转的画法和探究旋转的性质时,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从线段再到三角形转,自然过渡,逐步深入。基于点的旋转比较简单,又是画旋转图形的基础,采用边画图边探索归纳性质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大胆地发现、猜想和归纳,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索的意识,又增强了理论总结水平。

3.知识使用,强化、提升画图技能,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应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画出将三角形绕一边中点逆时针旋转180°的图形,为本章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埋下伏笔;而最后一题要求学生脱离量角器等工具,利用网格来画旋转图形。为了降低难度,本题分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简述画法后PPT表现完整图形,再结合平移等的变换演示得到风车、弦图等不同的图案,学生在图形变化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起利用旋转的知识创造美的欲望,并获得继续探究的动力。

课后感悟与反思:1.旋转概念的得出有些操之过急,可将生活情景抽象为数学图形,在描述点的旋转方式并让学生深刻领会旋转的三要素后,自然引出概念。


2.教学语言上还需仔细斟酌。1)过渡语,比如知识应用部分第一题结束,如果能由平行四边形引出第二题正方形找旋转中心的问题,就显得很自然了;另外因为考虑到时间的问题,由知识应用到归纳小结显得太仓促,没能很好的衔接。2)评价语,能够更丰富、准确、到位,真正体现出激励、纠正和引导作用。3.课堂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成为少数学生唱重头戏的舞台。4.如何创设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觉得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创造。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点还要持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协助学生理解自我,建立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锐意创新,加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力求把新的课程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a9239a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