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极乐寺纪游》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3-03-31 14:3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宏道《极乐寺纪游》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阅读!
纪游,宏道,文言文,极乐,阅读理解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 袁宏道

高梁桥①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②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⑤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⑥乎? 【注】高梁桥:临近极乐寺,为北京西郊名胜。绀(gàn:天青色。张盖:张开的车盖。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帽子。这里表示弃官退隐。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情障:这里指心愿。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1)路径亦佳 ( ) ( ) 2)佛庐道院甚众3)极乐寺去桥可三里( ) 4)了此山水一段情障(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C.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 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11)好 2)多 3)距离 4)了却

B.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D.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2C

31)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 2)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

4.作者发出了身在官场不得自由的感叹,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向往追求的情怀(或对大自然喜爱之情)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了却是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2.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子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的意思是:空闲的时候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暇日时间状语,其后要停顿;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是主谓关系,其间需停顿。句子的正确句读是: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繁(繁盛)、荫(树木下的阴影)、覆(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松身(松树躯干)、鲜翠(碧绿)、斑剥(色彩相杂)、若(好像)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语句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的意思是: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由此可知,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身在官场不得自由的感叹,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喜爱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dea6cd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