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2023-12-08 14: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课外,单元,语文,年级,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3/31/2013 1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3/31/2013 1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一、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1这首词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有哪些相同之处?(分点扼要叙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有哪些不同之处?(分点扼要叙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陆词下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无意苦争春”“无意”二字突出表现梅花谦虚博大的胸怀。 B“一任群芳妒”是写“群芳”的狭隘心胸和忌妒心理,以反衬梅花虚怀若谷。 C“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写梅花受到环境的摧残,即使成了泥和尘,也是“香如故”,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D.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主张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所以情绪愤懑抑郁。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二、阅读《沁园春 长沙》上阕,完成13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下面是对上阕有关内容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亦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的意思是:面对宽广的宇宙,怎不让人惆怅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2.下面是对画线句的赏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画线句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B.诗人站在橘子洲头,远眺近看,仰视俯瞰,山、林、船、鹰、鱼以及“万类”,尽在诗人的视野之中。

C.从“万类霜天”四字,可见出诗人视野之开阔;一个

1 3 “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D.画线句远近上下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虽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表现了 诗人宽广的胸怀及超脱世俗的愿望。

3.诗人在这里写的是寒秋之景,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 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这样写有什么意义?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B.越写山河的壮丽,越衬托出作者心情的悲凉,越说明作者情绪的低落。

C.美丽的山河也衬托出作者强烈的革命豪情。

D.作者把秋景写得这样美,也饱含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三、 (一)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

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

窗内的语声,

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 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 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1954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

1 3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3/31/2013 2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 3/31/2013 2

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心理:□□-□□一□□

四、郑愁予作品阅读分析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2 3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过客

注:跫(qīóng)音:脚步声。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诗的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了“你”思念“归人”的孤寂的心

境。 D“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写的是“你”因不见“归人”而心中了无春意。这样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五、 短诗阅读分析题

1.阅读小诗《钟乳》,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友人送我一石钟乳,/我爱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气度。/我把它摆在桌上细细地观赏,/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类的爱,是我的痛苦。

A. 石钟乳没有生命,诗人却说“听见它深情地倾诉”,从思维的角度看,这属于想象;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拟人手法。B.“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前面省略了表示条件的句子,补上去,可以这样写:如果我仍旧生长在原来的地方。C.这首小诗是说,要让事物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应持主观主义态度。D.这首小诗的主旨应当是:爱,应有正确的态度,应采取正确的方法。

2.读戴望舒的《赠内》一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空白的诗帖,幸福的年岁;/因为我苦涩的诗节,只为灾难树里程碑。

即使清丽的词华,也会消失它的光鲜,/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映着明媚的朱颜。

不如寂寂地过一世,受着你光彩的熏沐,/旦为后人说起时,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 A.这首诗是赠给妻子的,全诗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抒写了诗人为自己有这样一位美丽而又贤惠的妻子相伴一生而感到无比幸福之情。B.诗人总是以“苦涩的诗节”叙写灾难的人生,而对幸福的爱情生活却没留下诗行,为此,他深感遗憾。C.诗人以比喻和映衬的艺术手法赞美妻子的容颜,着重表现的是妻子的外在美。D.诗人愿熏沐妻子的光彩,寂寂地度过一生,这是直接抒情;“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则是间接抒写感受,含蓄地表现了妻子的内在美。

3.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六、 (台湾)渡也

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0be27002768e9951e738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