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历史

2022-04-02 01:0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与历史》,欢迎阅读!
诗歌,历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歌与历史

作者:孙汉洲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5年第05

诗歌,是一种人们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抒情言志的文学样式。它一直是中国文学主流,它在时间的江河中汹涌澎湃,浪花拍打着历史的堤岸,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有些人,用诗歌来反映历史;有些人,用诗歌来推动历史。历史,因诗歌而壮色生威;诗歌,因历史而绚丽多彩。我们不妨沿着历史的河道,寻觅有关的诗歌履痕。 一、诗歌伴和着历史的节拍

相传黄帝时期,人们用竹子作为武器,追捕野兽,因而流传下来反映当时狩猎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了《诗经》时代,人们的婚姻、劳动、行役、亲情,无不在《诗经》中反映出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是先民劳而无获的怨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是先民们对硕鼠们的声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落寞者的咏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战士同仇敌忾的宣言;“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是爱情的喜剧……

秦汉以降,项羽的《垓下歌》,浸透着末路英雄的忧伤;刘邦的《大风歌》,也透露出胜利者的寂寞彷徨。今天读来,虞兮虞兮奈若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中的无奈没有什么两样。至于汉末,天下大乱,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一如摄像机摄下的流离迹象,那流落胡地的蔡家女的《胡笳十八拍》令人荡气回肠。

唐诗宋词,纵然是盛世的写真,更是乱世的画像。《三吏》《三别》,比史家的叙述更形象,那急应河阳役的老妇,那无家可归的老翁,至今仍在诗中呻吟。元白的新乐府中充斥着民间疾苦声。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告诫,今天更值得我们重视。宋词中南渡的血泪与清江水共流,报国无门的忧愁酒难浇。陆游、辛弃疾、杨万里、张孝祥、文天祥一路走来,带着一腔热血,以及壮志难酬的浩气,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英雄有泪,岂是红巾拭得?

明清以降,于谦的《石灰吟》成了身世命运的谶语,戚继光在积弱的明朝发出了雄武的呐喊,17岁的夏完淳长流无限山河泪,吴伟业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感叹,奈何无补于事,无补于世。

林则徐销毁了鸦片也销毁了自己的前程,只好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康有为在日本听说意大利使者求租三门湾,三艘战舰进逼浙江,也只好隔洋兴叹: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至于谭嗣同的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凄楚呼号,确实令四万万人齐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就义时的口占诗气壮山河,使人感觉到中国人的骨气犹在,希望犹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3a628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