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

2022-06-03 18:4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欢迎阅读!
重阳节,习俗,时间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

重阳节的时间和风俗

导语:九九重阳节正是深秋,这时候和二十四节气的霜降节气相差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重阳节也被看作是天气从凉到寒的转变标志,过了重阳节之后就是冬天。在入冬之前人们都喜爱补一补吃好喝好,这样的传统就在重阳节的风俗上反映出来了,重阳节的时间和风俗中就有许多的吃食,到底重阳节有哪些风俗如今就来看看。

九九重阳

重阳节的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2021年公历时间在1028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欣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期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风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爱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犹如“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

1 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风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旧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

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表达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如今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存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存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冗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制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6c3d0e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