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2023-05-25 21: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预警,上市公司,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作者:战昱达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7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房地产企业在银行的融资受阻,市场成交量明显下降,导致销售回款下滑,企业的负债率上升,现金流压力日趋增大。2012330日,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在新国八条颁布一年之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究竟怎样?有多少企业面临财务破产的风险?带着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本文以AltmanZ3值模型的为基础,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希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性支持。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A2010-201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149家上市公司(截止2011年末)中剔除9家经营不善的ST公司以及两家引起Z3异常变化的000656金科股份和600094大名城(2010年的Z3值分别为479.2701-244.8120),以其余138家公司为代表样本进行研究。本文样本数据均来源于样本公司公开发表的财务报表,通过东方财富网收集样本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使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模型建立 Z值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由金融经济学Altman1968年创立,用以衡量公开上市交易的制造业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加权计算的Z值与临界值对比就可以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在对公司5年内破产的可能性进行诊断和预测时,其准确率高达70%90%。由于该模型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上市公司,并且范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因此在20007月,Altman对该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最后分别形成了非上市公司财务危机Z2模型和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Z3模型。这两种模型同样也通过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其在美国企业中的预测准确率非常高。从2007开始,史富莲(2007)、郦大海(2010)等多位学者先后运用Z3值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过实证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亦采Z3值模型。AltmanZ3值模型判别函数如下:Z3=6.65X1+3.26X2+6.72X3+1.05X4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2=留存收益/总资产。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财务费用。X4=股东权益/总负债。股东权益=流通股票期末市价+未流通股票账面价值。该模型主要将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当Z3≤1.23时,代表企业具有很高的破产概率;当Z3≥2.9时,说明企业处于安全状态,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可以不予考虑;当1.2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实证检验分析

(一)Z3值统计 计算得出样本公司2010年至2011年的Z3值如表1所示。

(二)Z3值各区间分布 为了更好地分析样本公司所面对的财务风险,本文按照Z3的两个临界值,对138家公司的Z3值进行了区间统计,包括Z3值各区间的公司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较2010年略有恶化(Z3 2010均值=3.1633Z3 2011均值=3.1120),这主要表现在Z3≥2.9(企业处于安全状态)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而其他两个(处于不稳定或危险)区间相应地略有增加。但不难发现,恶化的程度远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与房地产调控周期较短有关。随着调控周期的拉长,加之整个行业高负债率和高库存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程度会更加严重,Z3≥2.9的公司会大幅减少,而Z3≤1.23的公司会有较明显的增加。由于业绩的两极分化,重组并购势在必行。表3列举了连续两年Z3值均小于1.23的公司的XZ3值。笔者将12公司的5个变量与行业的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这些公司的5个变量都明显小于平均值,其中X1(营运资产/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这两个变量的值明显偏低,意味其持续获利的能力较低,且未来面临资金周转不灵和短期的偿债危机。这12家公司无疑是财务破产的高危企业,应引起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及风险防范加强建议

(一)从求发展求生存,以价换量,加速资金回笼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1年,81家上市房企合计库存市值高达9641亿元,同比涨幅达41.6%,相比同样面临调控及市场危机2008年同期,库存值上涨了180%。面对如此窘境,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变开发和经营思路,从以往的求发展到现在的求生存。应该抛弃对调控政策松动的预期和幻想,降价、打折,去库存理应成为未来两年的主基调,以价换量,加速资金回笼,换取求生存的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前周期,对住宅的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申银万国的数据表明,2012年因结婚和拆迁产生的刚性需求为6.5亿平,占预测住宅销量的69%。有专家预计,如果未来投资需求基本稳定,每年的刚需占比将维持在70%左右。因此,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在这一轮调控之后,谁能生存下来。

(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加强,标志着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也可以说,房地产业过度低风险的盈利机会正在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房地产企业第一,应该强化风险意识。摒弃以往拿地即赚钱的思维模式,在战略上提升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地价和房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下,房企在资金运作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真正从风险管理的高度上去分析成本。而如今不仅要对单一项目进行财务预算与核算,而且要对整个企业各个项目和部门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第三,项目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过程中需要建立短期的财务预警系统,同时建立现金流量监测体系,以确保资金合理、安全地运转,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三)合理调整融资方式与结构,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挤压房地产泡沫,近两年虽然开发贷款没有全面叫停,但实际上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已经在大规模压缩开发贷款,致使房企的资金链日趋紧张。东方证券分析师杨国华曾以20116月作为分析起始点,预测20126月,扣除招保万金后的115家上市房企整体的资金缺口合计约1329亿,基本相当20116月时的现金总量,而这一缺口比20086月时还大。另一个不利的信息是,据Wind资讯对9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统计,2011年合计利息净支出已达64.87亿元,较调整后上年同期的47.15亿元锐增了38%。有19家上市房企利息支出增幅超过100%。面对贷款难和借贷成本激增的双重压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做好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习惯于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转向市场的直接融资,包括信托、PE、委托贷款等各种债券和股权的形式。二是从过去习惯于短期的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与投资者一起分享投资的收益,也一起分担风险,增强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郦大海:《基于Z3值模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财会通讯(中)》2010年第8期。

[2]严碧红、马广奇:《基于Z-Score值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财务与金融》2011年第5期。

[3]朱大鸣:《刺激刚性需求政策是改变调控的突破口》,《国际财经时报》2012425日。

[4]谷东:《90家上市房企去年支付60亿利息资金紧张仍持续》, 《第一财经日报》201254日。 (编辑 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7f1b4feff9aef8941e06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