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遥小说《人生》的悲剧结构艺术

2024-04-09 04:5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路遥小说《人生》的悲剧结构艺术》,欢迎阅读!
路遥,悲剧,结构,人生,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路遥小说《人生》的悲剧结构艺术

作者:仲钰皓

来源:《新校园()2017年第09

要:本文基于对《人生》的研读,从作品本身的爱情观与爱情悲剧出发,分析了作者所偏向的爱情观,以及小说中爱情悲剧艺术的刻画手段。 关键词:路遥;人生;悲剧;结构艺术 一、《人生》作者简介与内容简述

路遥原名王卫国,出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写作风格偏向于现实主义,擅长将平常人物的生活状态用小说形式描绘出来。路遥于1982年创作中篇小说《人生》,该小说以改革时期西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写作背景,叙述了高加林与刘巧珍以及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纷,描绘了一个复杂又矛盾的悲剧主人公形象。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在失意时遇到淳朴的刘巧珍,但当遇到黄亚萍后,他拒绝了刘巧珍的爱,踌躇满志地向往城镇发展,却因关系事件被告发重新回归热土,黄亚萍也离他而去。高加林一生都在艰难跋涉,思想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其具有自尊与自卑、脆弱与勇敢、朴实与虚伪的矛盾性格特征。

二、《人生》的爱情悲剧与价值观 1. 《人生》的爱情悲剧

高加林与刘巧珍之间的感情所影射的是传统爱情观。在小说中,高加林是村中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而女一号刘巧珍是落后农村中淳朴的女子,追求最为平凡、最为平淡、男耕女织的生活。而黄亚萍与高加林的爱情则反映了两种观念的矛盾,黄亚萍是城市中较为优秀的女性,追求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路遥在刻画两个女性角色的时候,将两者的矛盾描述得非常到位,利用矛盾将文章的结构融会贯通,将意境表达出来。两个女人的爱情,一个代表旧时代淳朴的爱情,一个代表新时代的爱情。在爱情方面,高加林犹豫徘徊。他过分追崇新时代,甚至有些盲目,这便导致了爱情悲剧。他抛弃刘巧珍追求美丽的黄亚萍,而当高加林重回农村时黄亚萍便抛弃他,重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2. 《人生》的爱情价值观

仔细品读文章不难发现,路遥的爱情观是偏向于刘巧珍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爱情。在刻画矛盾时,他特意将刘巧珍的形象高大化,将其塑造成除却知识文化外最为完美的农村女性。路遥重视恋爱的过程,从两个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可以看出。而对于爱情的结局,他则持消极的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利用过程的美好反衬结局的悲哀,用反衬的手法加深爱情的悲剧性,使全篇的感情基调转入悲剧。高加林作为受过教育的青年,在失意时刘巧珍向他伸出爱情的双手,他之后却抛弃了刘巧珍,与黄亚萍在一起。在爱情方面,文章对于高加林的人物刻画,映射着对世态的讽刺,对传统爱情的不平和对新时代爱情的复杂情感。 三、《人生》的悲剧结构艺术 1. 利用人物三角关系绘制悲剧色彩

《人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三角恋展开的。黄亚萍介入三角恋,她喜欢浪漫主义,追求城镇生活。克南本分老实、工作努力,但是在黄亚萍的眼中却缺乏浪漫主义色彩,没有情调。本分老实的克南遇上追求繁华的女人,就会出现爱情的悲剧。从现实经济层面来看,黄亚萍因为贪慕虚荣而与自己不喜欢的克南在一起,克南并非理想的恋人却是富有的老公。虽然高加林在精神层面符合黄亚萍的各种要求,是他心中的理想女性,但在经济层面他却不符合黄亚萍的要求。

刘巧珍的爱情观念与高加林不一致,这也导致高加林最终抛弃刘巧珍,选择黄亚萍。在已有经济条件之下,黄亚萍选择了克南。恋爱关系反映着时代的变换,文章利用人物地位的矛盾,将爱情的悲剧塑造成型。从人物的性格与理想追求层面看,该文章都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悲观论调。

2. 采用视听等感知元素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在感官描写方面,作者采用了时间刻画感情基调的方式,小说始于盛夏,终于初冬。盛夏代表爱情的热烈浪漫,初冬则代表爱情的萧瑟。在空间描写方面,小说以城市农村交汇处叙事空间,代表着男主人公的实际情况,他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徘徊,蕴含着作者对时代更替的理解。

在渲染文章整体格局时,作者利用视听元素将文章的细节和爱情的跌宕起伏生动地刻画出来。如文章中使用颜色基调将刘巧珍塑造成淳朴的农村女子,将农村女性的美汇集到刘巧珍的身上,并且将颜色描写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利用衣衫色彩的描绘,突显刘巧珍在高加林心中的形象转变。文章利用信天游描绘出饱经风霜后德顺的沧桑,也暗示着高加林的爱情观最终会导致悲剧的结局。

总之,《人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文化变革,作品深沉、宏大,体现了作者的悲剧性审美。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邱丽平.错与罚——论路遥的小说《人生》[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

[2]李星.深沉宏大的艺术世界——论路遥的审美追求[J].当代作家评论,1985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85270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