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下自媒体微表情符号的研究

2022-04-11 00:2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下自媒体微表情符号的研究》,欢迎阅读!
传播学,符号,表情,媒体,研究

传播学下自媒体微表情符号的研究

2009 年由 FOX 公司新推出的美剧Lie to Me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它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谨慎的作风,把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实践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华盛顿邮报》之前也曾援引加拿大的最新科学研究称,科学家发现人类面部会透露出微表情,表情出现只有短短的 1/5 秒,一般用肉眼不易察觉,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感觉,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①这种掩藏在面部表情下的细微动作,通过它能够辨识隐藏着的更多信息。它是人际传播中一种隐藏的传播方式,它笑里藏刀,却传递着重要的讯息。

人际传播:社会符号的链接

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我与你相遇,我和你彼此关联,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②人是社会的人,人际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播,是社会所有成员都参与的传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被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事件包围,而这些是会塑造他对世界的认知的。③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便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通过某种人际关系运转起来的传播方式,信息反馈量大,信息传播符号也多种多样,它由不同的符号组成,囊括万物想要传达的信息和内容,犹如将整个社会的大影像链接起来。特别是除了语言、文字、图像、音响,人际传播还可以使用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等。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获得的,传受双方从感官到理智都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而正因为人际传播有着这样的特点,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对应的方式和技巧,及时了解信息发出后在对方那里引起的反应,而且注意根据这种反馈信息来审视自己的传播行为、测试传播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这其中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对其符号的应用,因为传播本质上体现为信息的流通,而信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传播信息的符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微表情作为非语言符号的一种,在传播学看来,就是一种奇妙的有别于语言、文字、图像的非语言表达方式。

奇妙的非语言传播:微表情效应

曾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埃克曼花费毕生精力,通过对大量面部表情的分析与理论研究,得出了极其重要的结论,即微表情是一种

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他们对应着世界通用的基本情感: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惊讶和轻蔑,等等。比如,撇嘴就是一个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这表示他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下意识地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在自己并不完全相信自己说的话时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对方眉毛向上,脸部拉紧便是恐惧的表现;说谎的人自己的手指指向一边,而他的眼睛却看向另一边……这告诉我们,人的面部同样可以传输信息,正如媒介一样,是信息传输器。微表情就像是一种弦外之音,


通过细微的变化,反映在人的表情上,提供给我们线索,通过情绪的非言语交流,解释自己的唤起状态,在传播过程中给予必要的信息。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通过实验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量化成了一

个公式:信息传递的 100 =7%的语言+38%的语音 +55%的态势。④由此可以看出,在人际传播中,语言符号的表达其实只占传播者所表达意思的少数部分,另一大半是由非语言符号完成的。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忽略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正如“微表情”一样,它太自然了,以至于被人觉察不到。但是由于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具有伴随性和协同性,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的,又能够成为信息的线索。比如当你愤怒至极时,尽管你竭力克制,但沁出的汗珠、迅速的眨眼、轻微的哆嗦、沙哑的声音等非语言符号却把你的真实感受暴露无疑。一个人的傲慢,也许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看不出来,但他的举止神态能把这种情绪表露无遗。

微表情对人际传播的意义

虽然现在看来,国内国外都没有将微表情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来研究,而更多是把它作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更注重实践的分析。但事 实上,微表情研究为传播领域尤其是人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多翔实的案例和新的角度,帮助其解决更多社会问题,像犯罪、打假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纳米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微表情的捕捉也被作为一种察颜观色的交往工具被人掌握与使用。在人际传播中,们经常从面对面的传播获知更多生活的常识、信息和事物,通过在日常生活与人谈话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与别人交换意见、观念和传达思想,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共享或共同理解的过程,使人际传播能够更加和谐畅通,是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8946b1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