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民族交融 中西互通

2022-12-20 04:2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民族交融 中西互通》,欢迎阅读!
交融,下册,人教,互通,中西

民族交融、中西互通

课标2-2-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4-4 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体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

与课标相关的考点

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考点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考点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a

考点19列举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实例,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a)考点20:概述新航路的开辟,评析其原因和意义(b 学科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了解民族融合和对外交往的事例,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促进发展。

能力目标: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情感目标: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马克龙访华

环节一:1.结合丝绸之路图,西汉、唐朝疆域图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汉唐时期保证丝绸之路畅通的举措有哪些?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3.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找出玄奘西行路线与丝绸之路的联系。

环节二:“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以敦煌为例,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环节三:敦煌莫高窟引出山西大同云岗与洛阳龙门石窟。

环节四材料1“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新疆,再没有第二个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

材料2: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我愿意出生在1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


3.请再列举一例其它巩固边疆地区统治的措施?并标志在年代尺相应位置上



环节五(探究活动一学习单) 环节六:(探究活动二学习单)

材料1“海上丝绸之路”亦称之为“陶瓷之路”,古代东南亚、埃及、波斯、土耳其等地 板书(学习小结)

就因中国瓷器的大量引入促进了本国制瓷业的进步。亦称“香料之路”,海上输入中国的

物品,则以香料为主,其产地主要在东南亚、东非及阿拉伯地区。 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宗教传播的重要通道。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皆由“海 2 三国两晋 民族

上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中国。宋元时期的第一大港泉州被称先秦时期 秦汉 南北朝 隋唐 ,宋元时期为 东方第一大港融合 曾有 市井十洲人 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探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鼎盛的原因及表现。



仔细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是否畅通?为什 么?那么宋时如何对外交往?

中西 互通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db794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