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翻译

2024-01-16 01:4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翻译》,欢迎阅读!
海上,翻译,齐景公,乐之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翻译

原文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译文

齐景公到马踏湖去游玩,骑马传递公文的人从国都之中赶来拜见说:“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死前赶不上见他。”齐景公立刻起身,传递公文的骑士又赶到了。齐景公说:“赶快坐上骏马拉着的马车,让马夫韩枢来驾车。”行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认为马夫赶得不快,就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大约驾车走了几百步,又认为是马不向前跑,就把车马丢下而徒步奔跑。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认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注解

1.烦且:良马名。

2 传骑:骑马传达公文的人。 3 :进见。 4 :齐国大夫晏婴。 5 疾甚:病重。 6 :急忙。

7 :疾走,这里是快走。 8 乘坐:马拉的车。 9 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 10 :缰绳。 11 :驾车。 12 天下:终于。 13 :放弃。 14 并使:使


寓意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可以引致最终的失利。做人处事都应当放远眼光,著重科学识的累积,厚积薄发,自然可以水到渠成,达成一致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存有一个痛苦绝望、努力奋斗的过程,而这也就是将你锻炼身体得勇敢,并使你蜕变、并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表明

本节是对第五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的说明而举的例子,晏婴是春秋时齐国的思想家。字仲,谥平,亦称晏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继其父晏弱任齐卿,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卒于景公四十八年。前后从政56年,声名显于诸侯。他主张修文德,轻鬼神。景公生病,意欲降罪祝史,他以为不可,于是进谏说:“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彗星出现,景公想举行禳祭,他用“天道不谄,不式其命”的道理,说明祈福禳灾无益,要求齐君善理政事,多关心人民疾苦。他还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烹饪、奏乐为例,指出了和与同的差别,说明事物矛盾“相成相济”,并在“和”与“同”的关系问题上发展了史伯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可”与“否”对立统一的观点。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君所谓否,而有可焉”。他还明确指出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现象相反相济的规律。晏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见于《左传》。《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纂辑而成的,学术界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不足信。这样一个人物当相国执政,做好了自己分内的.事情,齐景公可是最省心的君主了。难怪齐景公心急如焚嫌车马不快而要自己徒步奔跑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能够窥见齐景公对晏婴的高度关注,除了晏婴的爱国忧民,勇于忤的性格的影响力。 齐景公简介

齐景公并非齐灵公的嫡长子,能登基沦为齐国的君主,还要归功于他那个给臣下戴绿帽的哥哥——齐庄公。

崔武子崔杼为齐国大臣,屡有政绩,多有战功,深得齐灵公的信任,并经常与太子光参加外交事宜。前年,齐灵公薨逝,崔杼拥立灵公长子光,为齐庄公。

崔杼为了挽回损失家族,迎立齐庄公的幼弟杵臼为国君,就是为齐景公。齐景公幸运地的续姜姓之嗣,沦为了齐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ee4741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