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伦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2-12-25 11: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财务管理伦理问题及对策探究》,欢迎阅读!
探究,伦理,财务管理,对策,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伦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伦理观念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财务管理常与社会行为产生冲突.因此,如何处理企业财务与伦理的关系,就成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赢的核心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伦理失范和造成我国伦理困境的根源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伦理困境 道德 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的理论关系

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高度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问,而管理科学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手段,在管理过程中用来调节、控制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事矛盾,顺沟通人际关系,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1]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调节的理论不断渗透到管理科学之中,使管理理论“伦理化”而变得更具人情味。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企业管理是统一协调关系。 (二)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的实践关系

[2]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财务会计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控制,这与其社会行为之间往往会产生某些冲突.前者是根据收入、成本和利润以及支付给股东的股息来计算,而后者则表现为对职工、顾客、债权人、供货商、批发商和公众的责任,因而就比较难以计.如果公司从经济行为方面获取了利润,而其社会行为造成了对后者的损害,则公司就将对后者负有责任。反之,则公司自身不能使其利润最大化。因此,需要在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产生伦理的两难问题时,使各自利益博弈均衡。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一)财务信息造假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信息虚假和失真严重

扰乱了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直接损害国家、投资者和民众的切身利益,毁坏了国家、民族信用资源。一些企业或为了逃税、骗税、欠税,或为了达到扭亏为盈、得到“债转股”优惠政策、包装上市等目的,随意调整报表合并范围,巨额潜亏挂账,人为调节利润。这已不仅是企业会计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典型的伦理问题。 (二)高管人员违规

高管人员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3]会计人员从属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会计职业道德从属于领导权威。由于经济信息的不对称性,高管人员在委托方无法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公司和自身获利,便会利用手中职权指使会计部门造假,会计诚信缺失不可避免.例如,对于流通股所占比例很小,大股东占股比例较大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虚构现金股利的方法,冲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为企业牟取利益。对于存在监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等原因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要求会计人员造假,通过调剂或隐藏利润等方法来扩大账面亏损,然后利用账面亏损逼迫地方政府低价转让股权。之后,管理层再通过调账等方式使隐藏的利润合法地出现,以实现年底大量现金分红而自身获利,甚至将低价收购的国有企业高价套现,或者利用“内部人交易”,将公司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当高管授意会计人员造假时,会计人员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执行领导指令,会受到报复或失去工作;执行作假指令,违背道德,却可能从单位获益.从利己角度来看,面对“两难选择",会计人员一般会选择执行领导指令造假,抛弃会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三)融资活动混乱 创办企业,必须要有资本。资金充足并周转顺畅,企业才能充满生机,它是企业发展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而企业要不断做大,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融资.企业融资是扩大企业资金的


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的融资活动中,常常存在各种不道德融资行为。[4]其实质是,融资者利用他们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以各种欺骗的手段来进行融资,诱骗投资者对不利于投资者或有很大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用别人的钱财来填补自己的亏空。其表现为:企业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从银行骗取贷款,虚报利润以骗取上市资格;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或单独或联手,采用违法违规的内幕交易、庄家操纵市场、对敲拉升、造势做局等手段,制造虚假的股票价格信号,在诱骗中小投资者上套后逃逸,以牟取暴利。 (四)企业恶意兼并

企业兼并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追求效率效益和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果生产同种产品的两家企业合并,就能以利用规模优势降低成本,获得效率效益.有些企业并购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企业是为了节约中间成本。而多元化经营可在经济衰退时帮助公司度过难关。[3]企业的重组或兼并有善意与恶意两种,前者指双方自愿的合并,后者指并非双方自愿的兼并。在企业的恶意兼并过程中,会出现兼并与反兼并的活动。一方面,如果企业在重组中一方不愿意被兼并,如成为兼并目标的企业的管理层会担心,企业被兼并后自己可能变动原有的位置,使会采取一些行动来防止被兼并.另一方面,兼并的一方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减轻反兼并的阻力,促使兼并的成功。这些兼并与反兼并的手段中出现了一些在道德上有争议的财务行为,它们可能对各种利益相关者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成为是否应当在经济法规中立法禁止的议题,也是企业重组或兼并的道德评价所要考虑的问题. 三、伦理困境根源分析

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2其中权力冲突困境,角色冲突困境,利益冲突困境是伦理困境三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造成我国当代会计伦理困境—-会计诚信缺失是构成会计伦理的西方经济学理念与东方儒学理念的冲突,其具体表现就是“义”与“利”的对立。西方经济学理念认为个体的不诚信会导致群体利益的减少,因此它也讲究诚信.只不过是由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来保证人的诚信,一种由外而内的方式;东方儒学理念是由内在的具有自发性的德性来控制人的行为,一种由内而外的方式。我国当代会计伦理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了我国会计伦理区别于西方的一大特点。[3]我国会计伦理是兼有经济学伦理来源与儒学思想伦理来源的一种混合形式。从前者看,会计从业人员受到一套日趋完善经济法规、会计准则的制约,逐渐形成具有职业性质的思维方式与行事理念,并且扩展到其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上.于是,传统的道德与行事法则被诉之为假、大、空而被抛弃,契约关系由于被视为公平而客观的联系成为人与人之间普遍接受的前提条件。从后者看,会计从业人员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化,各种思想都以宽容的态度引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伦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构建伦理监督机制首先,完善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机制。 [4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执业操守起着直接的鉴定作用,所以注册会计师行为规范直接影响鉴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将外在的制度化约束转化为注册会计师个人内在化的约束,真正发挥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功效。其次,立政府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提高政府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培育和发展一批鉴定企业伦理水平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准的中介机构,依据相应的规则对企业和会计人员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并将其信用等级公开化,以此来约束和震慑企业和会计人员。最后,建立社会公众的监督机制,有效利用新闻媒体,传播先进的伦理理念,弘扬科学的伦理文化,披露反伦理行为,揭发不道德案例,净化会计执业环境,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 (二)明确企业会计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0bb3f8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