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读后感

2023-02-12 10:0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子世家》读后感》,欢迎阅读!
孔子,读后感,世家

孔子的为学之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记选读》中有一篇《孔子世家》。这篇文章不在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之内,所以老师们很容易忽视它。其实我也一样,教前两届学生的时候从未讲过这篇课文。最多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划一下此文里的重点名句,让学生背诵。

老实说,我曾对孔子的伟大一度质疑,因为总觉得他被历代统治者夸大了。然而,今年再次讲《史记选读》,翻到《孔子世家》的时候,竟被深深吸引。细细读完,又令我深深折服。

司马迁对孔子学琴于师襄子一事的记叙,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今天刚好清闲,便把所悟所得写一写。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看起来,孔子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很高。十天学一支曲子,以孔子的能力应该不难学会。甚至老师都劝他:该学点新的内容了。

然而,孔子回答: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孔子说,我已经练熟了这支曲子,但是并没有得到 是什么呢?

教材解读为鼓琴的技艺 这就令人心怀敬意了。我问过身边多年学习音乐的人,他们多数仅会弹或者唱自己学过并训练过的作品。如果要表演一个新的作品,则仍需有人来教他。

这其实就是的差距。的人,收获的不是一支曲子的知识,而是精通一门能力。就像那些能称为钢琴家的人,即使你给他一支新的谱子,他也可以拿来便弹。不然,他是不敢自称钢琴家的。

作为孔子的老师,师襄子当然是有水平的。过了几天,他从琴声中听到了孔子的进步。于是跟孔子说: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意思是他认为孔子已经掌握了鼓琴的技艺了,可以增进学习的内容了。但孔子还不满足: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这里的解释为志趣孔子的意思是他还没有理解透这支曲子想表达的旨趣、情感是什么,所以不能开始学新的内容。

又过了几天,孔子悟出了这支曲子的思想和情感,他的琴声也体现出了这一变化。师襄子听后说道:

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意思是孔子已经得到这支曲子的旨趣,可以学新的内容了。然而,孔子再一次拒绝: 丘未得其为人也。

孔子说,他还没有了解这支曲子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依然拒绝学习新的内容。 想必,师襄子当时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因为他一定从未遇见过如此固执的学生。 又过了几天,孔子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可以翻译成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意志深远

孔子跟师襄子说:

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孔子认为这支曲子的作者是皮肤黝黑,身材颀长,目光深邃,能够统治四方的周文王。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难怪师襄子以大礼拜自己的学生,因为这学生实在太厉害。师襄子只记得他的老师曾告


诉他,这支曲子叫《文王操》。而自己的学生竟靠着反复练习这一支曲子硬是把作曲的人是谁都给悟了出来。

读到这里,我已经是对孔子的为学之道佩服至极。 回看孔子靠学习这一支曲子而突破的学习境界: ——————为人

知识——能力技艺——旨趣——为人风范

我们多少人穷尽一生,都走不出死记知识的循环。

习得一门学问的技艺,掌握一门学问的能力的人,也不过勉强可以称其为 只有那些能够习得所学旨趣,学得风范为人的人,才可称其为或者吧。 世事洞明皆学问,而所有学习学问的最终目的不都是学为人吗? 呜呼!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司马迁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为学之道,字在外,字当中,为人之修炼永无止境。 今天记下心中所得,敬圣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0e42e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