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教案

2022-07-02 20:04: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教案》,欢迎阅读!
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目标导航】

1.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激发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热情,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锤炼语言,学习分析商店招牌、撰写广告词和鉴赏对联,帮助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3.引导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育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自由组合成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我的语文生活”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生活有多少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下面让我们一起步语文与生活这个多彩的空间吧! 【重点解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机会无处不在。

1.正眼看招牌。 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还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到街上走走,会看到有的招牌设计比较讲究,风格独特,有浓浓的文化感;有的招牌却比较粗糙,没有特色,存在用字不规范等毛病。先调查访问,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采用不同的记录形式——文字、绘画、照片、视频……记录下所有商店招牌,现场留意招牌中有无错别字,是否违反书写、拼音的规范等;再整理交流,将记录下来的招牌进行分类,简要分析各类招牌的语言特点,并就大家公认设计得最好的商店招牌组织讨论,交流体会。

2.我来写广告词。仔细回想一下,生活中哪些广告词让你印象深刻?这些广告词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可分小组搜集不同媒体的广告,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路牌、电子屏幕等,记录下你喜欢的广告词。然后就搜集到的广告词进行讨论:这条广告词的目的是什么?这条广告词是否精彩?精彩在何处?还可模仿优秀广告的语言风格,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或某一公共场所写一则广告词。

3.寻找“最美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名胜古迹,还是市井闾巷,常常会发现对联。这些对联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奥妙、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可分小组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历史、种类、格律要求等;再发动各小组成






员广泛搜集各类对联,分类整理、汇总;最后,分享交流,评选出“最美对联”,可细分为“最有趣的对联”“最巧妙的对联”“最长的对联”等。



【研讨练习】

题一: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出。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参考答案:1.会说普通话 “知音”遍华夏2.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3.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4.①推广普通话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题二:某中学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汉字使用不规范,新鲜用语现象。2.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街头用字;掌握新鲜用语;传承祖国语言文化……



题三:“畅游语文世界”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提示完成。

1.李萍在教室读报:“一名日本老兵在华忏悔时,披露了日军侵华期间一些鲜为人知的暴行。 王芳忙说:“忏悔的‘忏’不是读qiàn,而是读( ,鲜为人知的‘鲜’不是 xiān,而是读(

2.王刚在课外书上看到了一道有趣的对联题,但一时拿不准答案。请你给他帮帮忙。 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临水楼台听涛声 B.逢春枯木又发芽 C.临风野陌醉花香 D.临日山崖观海潮

3.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商店招牌,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






内涵丰富。请你说说下面店名的含义。

①“好又多”(超市名)

②“文乐书店” 4.大街上挂出了两条广告:“汇声汇色”炒外汇;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都是仿自 (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

看法: 理由:

参考答案:1.chàn xiǎn 2.C 3.①商品质量上乘,种类繁多②在文化生活中寻找精神快乐4.绘声绘色赞同,理由: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入胜等。或反对,理由: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寻找生活中的语文,从而发现语文与生活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这次教学给学生的自由度比较高,希望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新奇体验。



【素材积累】

枇杷非琵琶

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这个纨绔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但枇杷是水果,而琵琶是弦乐器,二者的意义和写法更是相去甚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2cabd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