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律诗的演变与定型

2023-01-10 20: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律诗的演变与定型》,欢迎阅读!
律诗,定型,唐代,演变

唐代律诗的演变与定型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是一种严格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句数和字数的诗歌体格。

近体诗是在唐代才定型的,当时为了区别于以往的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将这种严格讲究格律的诗体称之为近体或今体,“近”与“今”是唐人根据其所处时代而言,不可以今时而言。而称之为“格律诗”,却是因为它严格讲究格律的原因。

在齐梁声律论产生之前,诗赋创作并非不讲声韵,但那时讲的是自然的声韵,而且又多与音乐有关。从诗歌自身的发展来看,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古诗已逐步脱离乐府而独立发展成为不入乐的徒歌,即钟嵘所说"不备管弦"(《诗品序》)的五言诗,那么摆脱对于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的要求,已经成为必然之势。近体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求四声、病等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可见新体诗是以声律为理论基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590a59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