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翻译赏析

2022-11-11 00:1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洞庭湖,古诗,赏析,翻译,张十一

古诗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翻译赏析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愈。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前言】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体长诗,凡十韵,二十句。公元八百零五年(唐德宗永贞元年)韩愈接到唐廷调令,由阳山令移职江陵法曹,是年由阳山开始出发,至十月到达洞庭湖岸,适遇风浪,不得前行,与同行的张署避风浪于小舟之上。韩愈见景生情,思及于己,并联系个人遭遇而作此诗。在此诗中,韩愈通过对洞庭湖上风浪和周边环境的描写,借助为风浪所阻洞庭湖的羁愁,用暗喻的手法表现出了对个人遭遇的不满情绪,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蒋抱玄语)。后收入《韩愈集》《全唐诗》中。 【注释】 ⑴樊汝霖云:“永贞元年自阳山徙掾江陵,十月过洞庭湖作。或云赴阳山时作。公《江陵途中》诗,叙初赴阳山云‘春风洞庭浪’,而此诗则首云‘十月阴气盛’,可知其非矣。”王元启云:“此诗卒章明云‘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则其为徙掾江陵时作,非南迁时作可知。”洪兴祖《韩子年谱》“即祭文云‘避风太湖,七日鹿角’者。”钱仲联云:《水经注》‘湘水左迳鹿角山东。

1


公盖阻风于洞庭湖南岸也。”张十一署,即张署,河间人。贞元中监察御史,谪临武令,历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终河南令。诗一首。 ⑵顾嗣立云:“杜子美诗:‘烈风无时休。 ⑶韩醇云:《汉书·阳传》‘浮云出流,雾雨咸集。《楚辞》‘雾雨淫淫。 ⑷朱熹云:‘断’,方从杭、蜀本作‘绝’。今按:此句既有‘绝’字,则不应便复出。方为杭、蜀所误。此比多矣,今但刊正,不能悉论,而论其最著者一二,以晓观者。 ⑸蒋抱玄云:《论语》‘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⑹李详《证选》“应璩《与曹长思书》‘有似周党之过闵子,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⑺朱彝尊云:“偶然境道来亦醒眼,兴趣乃在近而不得相就上。张鸿云:“造意可爱。 ⑻祝充云:“啾啾,小儿声也。 “用”或作“由”方成珪《笺正》“此诗第二字仄平平仄,循环相间,井然不乱,当作‘用’为协。况第六韵即是‘由’字,不应复出也。 ⑽蒋抱玄云:《南史·文帝纪》‘风转而西南,景色开霁。 ⑾“无”,或作“何”。张鸿云:“寄托悱恻。蒋抱玄曰:“写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 【翻译】 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若此刻暂能停雨见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f06f89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