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2023-01-30 20: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欢迎阅读!
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故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早先印书,都是把书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印。听说师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毕升?—约1051,北宋著名科技家、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歙县人。毕升是徽州一位没有功名的布衣,一生喜爱钻研技术。北宋庆历年间,毕升有感于传统雕板印刷的繁杂不便,潜心研究泥活字印刷技术,他发明了在粘土坯上刻字,一字一坯,然后烧硬的泥活字,使印刷工艺得到了质的飞跃,速度大大加快,错字可以单独更换,可以重复使用活字,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毕升的业绩有专


门记载。宋初,毕升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毕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升就去世了。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胶泥活字。然后把胶泥活字分类放在木格里面,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之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即可。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会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年间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活字印刷术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活字印刷术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是世界上生产书籍、报纸、杂志的主要方法。

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据考证为毕升墓碑。

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

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毕升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被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经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公元1456年,德国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传到其他十余个国家,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刻版印刷术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等方法。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以后,逐渐发明了刻板印刷术。

到了唐代,刻板印刷在我国已非常盛行,并先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公元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印刷术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发明。宋代庆历公元1041年间,毕升首创泥活字版,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为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0347c3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