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学习(一)

2022-04-10 12: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学习(一)》,欢迎阅读!
古诗,学习

古诗学习(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通俗浅显的一首唐诗,幼童的“国学启蒙”诗,很多小孩都能背,但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诗人在家中,或读书、或写作(还可能是在赖床),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唱,循声望去,见春树春鸟。

目光顺势看向高远之处,天空中还有一行白鹭飞翔。 白鹭飞远了,看得脖子也酸了,目光下移,远处有终年不化的雪山。

收心敛神,目光由远而近,看见门外江面上,一艘船。 全诗二十八字,看似写景,却道出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听——无意识的被动吸收,学习的起步阶段;寻、看——好奇心被激发,有意识地主动探求。

古人学诗,用的是“诵”“吟”“品”好像没用过“背”细品这首诗,从中可以领悟对于景物描写的方法:听音寻声、由近至远、由远及近,收放自如。

一次春日到武汉江滩公园,偶遇朋友带着他十岁的女儿也在游园。兴致勃勃之间,小女孩背起了这首诗,但两句过后卡壳了,小脸憋得通红,朋友略有尴尬。我问:“这个诗人是在哪里听见的‘黄鹂鸣翠柳’啊?”答:“在家里。”又


问:“他是从哪里看到‘白鹭上青天’呢?”答:“窗……,想起来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日的江滩留下一片欢笑。朋友感慨:“这才是循循善诱。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有情无景是空想,有景无情是照相机。由景入情,放飞思绪,成就千古绝唱。看见积年雪山,想到那雪可能是几千年前的天空中飘下的、积累的,与“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到门前的船,想到这船是从万里之外的吴地驶来,历了漂泊之苦、逆流之难、三峡之险(那时还没有高峡出平湖),透过一个“泊”字,在诗词之外我们仿佛看见船工们如释重负、开怀畅饮。

这不正是对“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最好的诠释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0e3fcb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