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精微而致广大——《诸闻韵年谱长编》序

2023-02-25 20: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尽精微而致广大——《诸闻韵年谱长编》序》,欢迎阅读!
长编,年谱,精微,广大,闻韵

尽精微而致广大

——《诸闻韵年谱长编》序



诸闻韵的生平,早年有梁漱石为其打下国学诗文的坚实基础;前有吴昌硕许其裁鉴,刘海粟引重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相契独深。海老既用事美专,诸闻韵遂有驰驱中国画现代教育之志。抗战爆发后,诸闻韵随国立艺专西迁,于颠沛流离的途中病体不支深阻湘中沅陵。曾被时人寄予大聋(吴昌硕)之后君代兴之厚望的诸闻韵英年早逝。 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诸闻韵是中国画高等教育现代建制的创建人,是这一传承图系顶端的一个符号。任堇曾于1933年题闻韵画室云:天下滔滔,将谁适从,如有复我,必在汶上。闻韵名庐之旨岂在此乎,辟世辟人胥视此庐矣!在与诸闻韵结社交游的师友中,在诸闻韵辛勤培育的学生中,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脍炙人口的大师的名单:黄宾虹、王一亭、于右任、林风眠、王济远、贺天健、吴茀之、张书旂、张振铎、朱屺瞻、姜丹书、王个簃、岳宗祥……由这一绵延的名字的链条,可以显见研究诸闻韵这一特殊人物的美术史意义。 我在观照中国美术史中这一重点人物时发现,诸闻韵去世后的几十年,连简略的小传也付阙如而息影绝响。直至上世纪90年代,学界才开始发掘史料、比对素材;吴昌硕的后人、诸闻韵的后嗣也从找寻记忆碎片中以口碑的形式构建形象的轮廓;上海美专的早年学子辑汇许多珍贵的回忆录、亲历记;其它散见于学院、图书馆、相关纪念馆的档案资料也提供了基本信息。然而,目前的文本大多只是平面的、记录性的,很少强调来龙去脉、因果分析。而研史却须着重从平面的事实中抽取出因果结论。因此,当下的一些文本均非诸闻韵研究的学术标志和学理性框架,甚至尚未构成一个稳定的史料框架与一定量的资料群。

近年,对诸闻韵的研究,固然不乏鸿裁高论,但确也每多感想式的谈片,或侧重于一枝一叶的观赏。因此,如果能从一个较宽广的视域,看看这株被时间烟尘遮蔽的画树,究竟是怎样穿越美术史的时空还能萌芽于现代的?它的枝头怎么会结满那么多的鲜果?而且,为什么我们不能透过云封烟漫,看看那些长期不能尽窥的所在?《周礼》说:小史,掌邦国之志。这就是我和诸天觉先生为什么要以繫年的形式对诸闻韵的历史资料作疏理排比的理由,使各种零星散落的文本进入一个时间序列,逐渐形成一种在时序上的前后关系和事件上的因果关系。最终,以年谱长编的形式完成对诸闻韵这一特殊人物历史意义的基本梳理。 诸闻韵既参与了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的创立,又经历了海上题襟馆那样每周都有雅集的聚会方式,创立了白社那样类似决澜社的现代艺术社团,提出以不同的艺术宗旨为先导,发起艺术运动所必须的呼吁与呐喊。其他如在寒之友百川豫园书画社团的活动,诸闻韵所融入的均为超越地域的同人社团,它的活动形态却更接近于西泠印社,当然他也同时融入西泠印社的活动。同人的概念,是志同道合的人自然相聚而不必有行政等级体制的羁绊,一种没有领属的平等宽松的关系。诸闻韵由于师承吴昌硕的背景,以社团维系起来的活动方式,迅速放大了吴昌硕周围的书画印学大师们活动的影响力;诸闻韵由于在上海美专以及在昌明新华艺术学院的执教经历,以现代美术的崛起为历史契机,也迅速放大了刘海粟、林风眠周围的美术教育家们的时代形象。使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国家水平的、立体的、多元的、互动的鲜明特征。这种特征所引发的诸多文化事件,雕刻出诸闻韵在历史中的位置,而恰恰关于这个位置,由于诸闻韵的早逝被时空遮蔽了。

一卷年谱的确是小史,但左右历史航向的舵手和历史阶段选择的形象,这是两类艺术大师的分水岭。或许考量在观念培养、学科建设、理论转型、创作意识的培植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业绩,才是衡量一个社会人是否成为典范的尺子。借翼上海的,诸闻韵以书画教育介入了大文化的层面。由是,《诸闻韵年谱长编》虽一人之记载,实美术史一时代


之脉络。

所以,本书试图论及:一、诸闻韵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他的思想梗概;二、诸闻韵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和他的艺术特点;三、诸闻韵在近代中国美术史特别是中国画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而以谱主诸闻韵为聚焦点,映射出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群像,并建构出一段美术史的学理性的谱系框架,这是本书论述的中心。

附: 《诸闻韵年谱长编》目录 编例说明 诸闻韵传论 前:(附:诸氏三代简表)

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 1897 年(光绪二十三年 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 1899 年(光绪二十五年 1900 年(光绪二十六年 1901 年(光绪二十七年 1902 年(光绪二十八年 1903 年(光绪二十九年 1904 年(光绪三十年 1905 年(光绪三十一年 1906 年(光绪三十二年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 1908 年(光绪三十四年 1909 年(宣统元年 1910 年(宣统二年 1911 年(宣统三年 1912 年(民国元年 1913 年(民国二年 1914 年(民国三年 1915 年(民国四年 1916 年(民国五年 1917 年(民国六年 1918 年(民国七年 1919 年(民国八年 1920 年(民国九年 1921 年(民国十年 1922 年(民国十一年 1923 年(民国十二年 1924 年(民国十三年 1925 年(民国十四年 乙未) 一岁 丙申) 二岁 丁酉) 三岁 戊戌) 四岁 已亥) 五岁 庚子) 六岁 辛丑) 七岁 壬寅) 八岁 癸卯) 九岁 甲辰) 十岁 乙巳) 十一岁 丙午) 十二岁 丁未) 十三岁 戊申) 十四岁 已酉) 十五岁 庚戌) 十六岁 辛亥) 十七岁 壬子) 十八岁 癸丑) 十九岁 甲寅) 二十岁 乙卯) 二十一岁 丙辰) 二十二岁 丁巳) 二十三岁 戊午) 二十四岁 已未) 二十五岁 庚申) 二十六岁 辛酉) 二十七岁 壬戌) 二十八岁 癸亥) 二十九岁 甲子) 三十岁 乙丑) 三十一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733c5b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