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的工艺观

2023-02-16 17:35: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李渔的工艺观》,欢迎阅读!
李渔,工艺



论李渔的工艺观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 美术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 ] 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多处论及他的工艺美学思想与具体的工艺创作理论、方法,其中以居室、器玩两部所论为多。分析该书中所体现出的李渔的工艺观念,对于当下工艺创作仍有益处。

[关键词] 机趣;体制宜坚;利人



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青年时期颇有报负,18岁时补博士弟子员,明亡之前中过秀才。清军入关以后不愿为官,隐于市井,以卖文演戏为生。一生著书颇多,有戏曲集《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集《十二楼》等,其编撰出版的《芥子园画谱》,至今仍为中国画绘画入门书籍之一。《闲情偶寄》一书为其60余岁所作,是集其一生艺术生活经验之得意之作。

关于李渔其人,史上颇受争议。其虽身处明末清初的复杂社会背景下,但并无文人志士“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想法,也无黄宗羲、顾炎武反清复明、抚剑高歌的高蹈志向。宁宗一于《白话闲情偶寄》前言中提及:“从李渔一生行状来看,他的思想、感情、品行都是和正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相悖的。如果说,明代李贽提出了‘勿高视一切圣人为’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所在,那

[1]

么李渔正是一位敢于把这一要求付之行动的人物。”“李渔是一位带有强烈启蒙思想的艺术家。他的哲学意识的基本点,实际上就是对神学化了的儒学,亦即宋明理学的反拨。正是在这一点上李

[1]

渔继承和发展的恰恰是明末狂飙突起时代以李贽、汤显祖为代表的反传统的浪漫主义精神。”因此,李渔虽为文学家、戏剧理论家和美学家,所著颇丰,但并无当时正统儒家文人的酸腐气及“满口仁义道德”之感,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李渔何以会写就《闲情偶寄》一书,且颇受赞誉、影响深远。

《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8部,共234个小题,所述涉及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诸多方面。该书切合实用,且颇多生活情趣,有感于此,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将此书誉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通览此书,并无正统儒学的陈腐言论,而是“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2]6,可见此书意在寓“庄论”于“闲情”,即“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词曲部》[2]6。故此书合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为李渔从自我审美情趣出发,通过生活日用以陶情养性与自我实现之作。本书8部中多处论及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及具体的工艺制作、安排,其中以居室部与器玩部所述最多,所论对后世影响颇大。

1. “正人心” 李渔在(《凡例七则·四期三戒》)中指出:“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2]6针对当时奢靡的社会风气,他认为风俗的奢靡是因为人心的败坏,要正风俗首先要正人心,希望通过别人的研读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标。可见李渔的用心之良苦,这也是他自己对此书自视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达此目的?李渔指出,非正经说教,而应通过“情文之变”进行,即“从来游戏神通,尽出文人之手。或寄情草木,或托兴昆虫,无口而使之言,无知识情欲而使之悲欢离合,总以极文

[3]

情之变,而使我胸中磊块唾出殆尽而后已”(《香草亭传奇序》)。李渔是从自己的审美趣味出发来看待工艺的,同时在工艺思想中又加上了教育的功能,以此来教化民众。

2.“物惟求新”

[2]18

李渔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词曲部》)即工艺创作应力避旧有法则,追求独创。因此,针对当时工艺制作和园林建筑的复古之风,李渔提出了批判:“谓其立户开窗,安廊置阁,事事皆仿名园,纤毫不谬。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

[2]167-168

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词曲部》)

“只将原有之物,加以举手之劳,即可变无益而有裨。昔人点铁成金,所点者不必是铁,所成者亦未必皆

[2]237

金,但能使不值钱者变而值钱,即是神仙妙术矣。”(《居室部》)在此,李渔认为工艺创作应突破传统,且强调了人在工艺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这比传统工艺思想进步许多,对于当下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李渔主张的创新是有节制的,不能因为求新而奢靡无度。“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2]168

(《居室部》)可见李渔是主张艺术的巧思与功能相结合,而那些“纤巧烂漫”的东西,都是图



1




有其表而没有实质用途的。因此,李渔强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实用为美。这在当时有实际意义,并且就是在工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具有教育意义。

3.重“机趣”

李渔将词曲、文学与工艺思想融会贯通,互为利用、互为补充。在工艺创作上,李渔主张“重机趣”、“贵自然”,“机趣”的概念就是源于其对词曲的论述,“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

[2]28

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词曲部》)他把“机趣”作为创作的灵魂,引申到所有的创作活动当中,词曲需要遵循,工艺也一样需要遵循。此理论在工艺运用中,让李渔最为得意的当属“取景再借”的观念。李渔将此观念提高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高度,认为是追求“贵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曾试举例详细阐述“取景在借”理论:“向居西子湖滨,欲购湖舫一只,事事犹人,不求稍异,止以窗格异之。人询其法,予曰: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虚者用木作框,上下皆曲而直其两旁,所谓便面是也。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是船之左右,止有二便面,便面之外无他物矣。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且又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非特舟行之际,摇一橹,变一象,撑一篙,换一景。即系缆时,风摇水动,亦刻刻异形,是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总以便面收之。而便面之制,又绝无多费,不过曲木两条、直木两条而已。

[2]181

世有掷尽金钱求为新异者,其能新异若此乎?”(《居室部》)此例中,李渔由船上窗格设置而得“移步换景”的功效,后来虽因生活困顿,该愿望没有实现,但他移居白门后,曾专门进行窗户设计研究,颇有成效。李渔的这种想法一如佛家“至大的须弥山藏于微小的芥子之中”的境界,是人和自然和谐一体。

3.“体制宜坚”

李渔认为工艺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工艺作品在满足了“重机趣”、“贵自然”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实用价值。从人本身的角度考虑,如何使居室更适合居住,器物更适合使用才是工艺创作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实用功能是器物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即所谓“居宅无论精粗,总以能避风

[2]170 [2]170

雨为贵” (《居室部》),“造厨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 (《器玩部》)在对功能肯定的同时,李渔提出了“体制宜坚”的概念,“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

[2]176

此皆属第二义;具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居室部》)。即坚固耐用是评价工艺巧拙的前提。李渔认为“体制宜坚”的基本要求是:宜简单不宜繁琐,宜自然不宜雕琢。工艺制作要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不破坏其内在构造,如此才能坚固、长久。

李渔还身体力行,设计出许多物品,如他设计的暖椅、灯烛等都可堪称设计的典范。他在几案之上附加抽屉、隔板、桌撒,以达到利人的目的,这种利人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具有人体工学的价值。他以茶壶的设计来谈造物功能与人的关系:“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

[2]240 [2]240

流。”(《器玩部》)因此提出“凡制名壶,其嘴务直” (《器玩部》)的要求。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考虑,并针对器物的实际用途加以改造的方法也是李渔工艺思想的独到之处。

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李渔的工艺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李渔在工艺创作领域也颇有建树,无论是他的工艺思想,还是他通过实践来印证理论得失的行为,都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在工艺思想史上,李渔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后人去发掘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宁宗一.艺苑奇才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3. [2]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3]李渔.笠翁一家言文集 [M]//.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1966-),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

On Liyus concepts of craft

SUN Bing

(Department of Art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Lianyungang222006,China)

Abstract: Li Yu talked about his craft aesthetics technology and specific craft creation theory,methods many times in his book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Among them ,room part and playing devices were talked more.It is also good for the present craft creation to analyze Li Yus craft ideas. Key words:wit and interest, stronger system, altruism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74c23f376baf1ffc4fad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