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模式-企业文化的作用

2023-01-31 07:4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尔模式-企业文化的作用》,欢迎阅读!
海尔,作用,模式,文化,企业

1.企业文化的魅力

如果你曾经到过海尔,或者曾经关注过海尔,你就会发现,海尔有非常独到的企业文化。你走进海尔的任何一个地方,它处处都透着海尔文化。 【案例】

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在海尔的洗衣机一分厂工作,她19岁的时候走进海尔集团,这个姑娘的名字叫王俊晟。她接受3年海尔文化的洗礼,3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跟她的亲人提出她最后的一个愿望:她要最后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尔。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家人让她的灵车在海尔的大门口整整停15分钟。这说明了什么呢?只有一点,就是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热爱这个集体。

前两年在海尔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地想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海尔。 【自检】

你的企业文化的魅力如何?请根据你的感觉和判断,在下表中划出在你的企业中,对企业的认可和执行程度。用线段的长度表示符合各种情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百分比(%)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献身 投入 真正遵从 适度遵从 勉强遵从 不遵从 冷漠

做完后请思考一下,你得到的结果与企业的业绩相关吗?从中能发现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吃休克鱼

海尔在1998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做吃休克鱼的说法,就是以无形资产来坚定有形资产的案例,被记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

张瑞敏在19983月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台,成为华人中第一位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人。他当时带去的案例就是吃休克鱼。什么叫吃休克鱼呢?我们知道关于企业兼并有以下几种方式: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叫做大鱼吃小鱼;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另外前几年还有一种企业之间的联合,即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海尔的吃休克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无论从设备上,是资金上都可以,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么这条可以说暂时的是一条休克而没有死的,不是烂鱼,不是臭鱼,就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海尔成功的在17年的规模迅速扩大的范围上,利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 人们说美国是霸权主义,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兼并别人,没想到海尔还可以不用钱而是用文化、用理念、用管理模式就可以去兼并别人。 【案例】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青岛红星电器厂在1995年之前,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洗衣机厂。1995年之前曾经是国内同行业的前三名,后期由于管理不善,1995年初期它已经是资不抵债,当时的亏损达到一亿多元,并且3500多名职工基本上都没有工作,而且厂里生产的洗衣机常常在发出去之后又被退货。当时青岛的市政府就做出决定:让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厂。对于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兼并事件。在1995年之前,海尔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它的企业,去兼并企业。当时海尔的总经理层就对红星电器做全面的分析,发现红星洗衣机总厂,第一不缺资金,第二有现代化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设备,第三也不缺技术力量。那么它失败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一点———管理模式上,企业文化上。海尔就决定用无形资产,用文化来盘活红星电器厂,于是海尔就对红星电器厂做整个的收购战略: 给它制定的目标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红星电器厂成为同行业的老大; 对它兼并的策略是用文化、用管理的输入来激活红星电器厂; 对它做资源整合,就是利用海尔的文化,红星电器的现有的资源进行组合; 立即行动。

我们讨论管理思想一般来说都涉及这四个问题,一是目标,二是策略,三是资源,四是行动。

决定兼并之后,海尔迅速地派出第一批人进驻红星电器厂。那么这第一批进入红星电器厂的是什么样的人?总裁?财务人员?盘库的盘货员?都不是。因为当去盘它的整个的资产的时候,已经发现红星电器厂有很多的死帐、呆帐都难以收回。 海尔派出的第一批人是海尔文化中心的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文化先行作为整个兼并的战略。现在的海尔集团的总裁杨绵绵,以及海尔集团的最高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经几次亲自到红星电器厂,给所有的员工讲企业的价值观、讲文化。因为张瑞敏和杨绵绵总裁相信,在10年的时间里,海尔已经积累出海尔独特的文化,海尔人认同的价值观,以及海尔的独特的管理理念。

第一,以市场为中心,告诉全体职工我们卖的是信誉,要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第二,发动所有的员工找问题,要降低成本,要增大盈利; 第三,给员工们定出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就是用两到三年时间成为洗衣机行业的老大。 三个月后红星电器厂就扭亏为盈,5个月它就第一次盈利150万。用了两年时间,星电器厂洗衣机总厂就成为洗衣机行业的第一名。这就是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厂的非常著名的案例,也就是这个案例被载入了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 3.海尔文化的重要性 你一定会问,海尔文化到底是什么?海尔文化真的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吗?这里有兼并过程中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从这件事情上你可以看到海尔文化的力量。 【案例】 漏检事件

在海尔兼并的过程中,红星电器厂开始恢复生产,因为海尔的管理思想叫做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所有的人,都要当日做的事情一定当日结清;第二每一个人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强,每天去清理,并且每天要有所提高。无论是海尔的生产线,还是海尔的检查工,还有一些职能部门,都遵循着这条管理理念。他们自然就把这一套管理模式输入红星电器厂。一个月之后的一天,在进行质量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件漏检事件。第二天就被公布出来,漏检的检查工被罚款50元。谁出错谁罚款,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恰恰这件事情,当时海尔派出的柴永森,即海尔现在的常务副总经理,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教育红星电器厂的工人什么叫做文化。第二天海尔的报纸《海尔人》上发出一个公开的大家都可以讨论的论题———《范萍的上级负什么责任》。当时红星电器厂的人认为罚员工是正常的,但是海尔的文化是什么?是少数人在制约着多数人,少数人要负多数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b345a7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