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图形世界

2022-04-23 14:1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图形世界》,欢迎阅读!
古诗词,图形,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图形世界

作者:李竹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第12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物理化学、地理这些学科都需要用到数学,却不知艺术、医疗、文学中也都有数学的身影.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文学的瑰宝.诗词是语言的皇冠,数学科学的灵魂.很多同学对中国古诗词非常感兴趣,但一般都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古诗词中的图形世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诗词中的点、线、面

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很多人都读过,却未发现其中数学元素的妙用,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这句诗.诗句中的大漠给人以平面的形象,如果说孤烟是一条直线,那么长河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而那落日圆则是大家最熟悉的圆形.句诗短短的十个字,却将数学中最简单的点、线、面元素巧妙结合,并且搭配得恰到好处,充满了画面感,再加上诗人美妙的语句,让读者能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诗词中的三视图

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这句诗描写的是诗人游庐山所见.庐山是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诗句描述了从正面看庐山,它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却又是巍峨耸立的山峰,在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去观赏庐山也是各不相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这也告诉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物体.这与数学中的三视图相吻合.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认识一个几何体时,常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进行观察,绘制出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这首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虽是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了大大的智慧.

文学作品中,与数学有关的诗词还有很多,有的将数字嵌入诗句之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数学问题,有的蕴含了数学思想和数学道理.当你在吟诗时,文学修养、数学素养都得到了提高,还能得到美的享受.数学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是寻求自然界真相的重要科学,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追寻着数学独特的美,并被深深打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e0e9c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