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完美吗?

2023-12-23 18:1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美主义完美吗?》,欢迎阅读!
完美主义,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

美国心理学Holt等人在著作中归纳道:当人格的最显著特质是追求完美和避免不完美时,人们会把这类个体称为“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获得完美感或消除、回避不完美感为显著表现。

对完美的一般性偏好,是人类的本能。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完整性过分敏感的时期,出现“不完整焦虑”。在这个时期,孩子常常因为自己钟爱物体(尤其是食物)的破损而出现挫折情绪:当你把孩子喜爱的水果咬了几口再递给他,他很有可能哭闹不休或者拒绝食用——这便是人类追求完美意识的萌芽。中国临床理学家訾非对这类现象做出了解释:幼儿对不完整食物的焦虑反应是功能性的,他们脱离母乳喂养后,要逐渐获得自主获取食物的能力,而对不完整事物的排斥能够降低通过食物感染疾病的风险,当幼儿渐渐长大,对食物安全性的判断能力变得成熟,这种敏感性也会逐渐消失。 訾非认为:随着个体的成长,在幼儿时期“追求食物完整感”的基础上,人们的完美感指向变得越来越抽象:从追求感知层面的完美(如偏爱顺序、清洁、光滑)到抽象思维层面的完美(如偏爱秩序井然、按计划行事);从追求自我意识的完美(如偏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获得成功)到超个体层面的完美(如期待民族、社会、甚至更大的群体的完满)

从人类追求完美意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是偏好完美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所谓“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要求显然比普通人高得多,而且他们对完美的要求甚至脱离了实用功能的层面,他们并非在“为了生活得美好而追求完美”,而是“为了达到极度完美的形式而追求完美”。

身边的完美主义者——案例研究摘自訾非、马敏等著《完美主义研究》一书

A是一位瓷质器皿设计师,在一件器皿设计之初,他便有了完美的设想,形状、颜色、花纹、都在他的脑子里形成具体的形象。但是,器皿做出来之后总不如他想象得好,没有达到和他的设想一模一样的效果。即便同事和顾客对他的作品大为赞赏,也不能消除他的失望和挫败感。他也承认,他的作品未必有什么缺点和错误,但“毕竟不是所设想的那样”,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失败的。

大学生B是学生会干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同学中口碑很好。但她的成绩并不拔尖,这让她感到非常焦虑。她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单要有组织能力,成绩也要优异。另外,她还参加好几个社团,热衷健身活动、公益活动„„于是她疲于奔命,压力巨大。但如果让她舍弃任何一方面,她都不能忍受,因为“要干就要都干好”。

C也是一个大学生,数学学习不用功,考试不能通过。但实际上,他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很好,还拿过数学竞赛一等奖。进入大学之后,因为不在数学系,他不再有大量时间花在数学上,也遗憾地放弃了当年成为数学家的梦想。他认为如果只是随便学学便对不起这门学问。任其挂科,自己反倒好受一些。

D在准备一个出国外语考试,她给自己定下每天背英语单词的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她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多背一些,这样自己才能感到有所进展。起初还好,后来每天背几百个单词令她不堪重负,最后不得已只好把背单词的任务放弃了。

通过上述4个案例,我们发现完美主义者对事事抱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这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恼。訾非由此归纳出4种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动机:是其所是,十全十美,最佳,越来越好——这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的绝对标准,“事情必须跟我想的一样”、“每件事都应该完满无缺”、“我必须做得最优秀”、“事情应该越变越好”的法西斯式命令把完美主义者逼上心理崩溃的悬崖:当这些不合理的主观期望被现实摔得粉碎时,他们就会面临各种负面情绪:压力感、焦虑感、疲惫感、挫败感,甚至还会因此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对完美的偏好一旦达到完美主义人格的程度,不但不完美,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完美主义的不完美

那完美主义人格究竟会造成何种负面影响呢?中国临床心理学家王婧将人格障碍患者的完美主义问卷得分与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得分做了相关比较和研究,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多种人格障碍都与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心理门诊或精神科就诊的人格障碍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完美主义倾向,而且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其人格障碍的症状越重。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推论: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可能会造成或加重病人的人格异常,在常人眼里,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奇特,行为方式不可理喻,社会适应功能也有问题。比如说与完美主义倾向相关性程度最高的3种人格障碍的表现如下: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隐藏在角落中,极度内向自卑,不敢跟人打交道,别人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伤害到他脆弱的自尊心;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不敢为自己做任何决定,他们生怕自己做错什么,而对别人的建议百依百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开始把一个人想象得异常完美,一旦你达不到他的期望,他就会失望甚至愤怒,控制不住情绪。除此之外,其它人格障碍也都与完美主义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为什么完美主义倾向会加剧病人的人格障碍症状呢?王婧随后的研究揭示了答案:与人格障碍总分相关最高的3个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分别是:过分担心错误、事事行为迟疑、常被父母批评。病人会因为太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而干脆回避社交;也会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到尽善尽美而缺乏自我决定、独立行事的勇气,最后干脆事事依赖他人的决定;甚至会因为期望太高,太在意别人或自己无关紧要的错误而情绪异常波动,导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评价的不稳定。而这一切的原因,追根溯源都或多或少与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有着密切关系。

完美主义的背后

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过一本《虎妈战歌》,她自豪地介绍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等。这种教育理念引发了国际性的教育大讨论。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比如虎妈式教育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让他们以后对自己也能高标准严要求,在竞争中出人头地。

但同时,类似的高标准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却在心理咨询室中屡见不鲜:某女士为自己6岁的儿子报了9个以上的培训班。她认为现代社会竞争太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前途。于是,这个儿子每天放学后都被逼着一个接一个地参加的培训班直到睡觉,周末也被安排得满满的。最近这个孩子表现出一些古怪的行为,比如:一次,他在学校乘电梯,当电梯门打开时他发现鞋带没有系好,便一定要系好才进电梯。同学们把他拉进电梯,他在挤得满满的电梯内执意要俯下身去系鞋带,绝不肯等到电梯再开门出去再系。(本案例摘自《完美主义研究》一书)。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孩子已将父母的完美主义要求内化为人格的重要部分。母亲认为不报满学习班就会被社会淘汰的恐惧感和孩子不系好鞋带就感到焦虑,是不是同出一辙呢?

这种焦虑显然不是出于天然的完美偏好,而是蕴含着他们对成就、权利、赞许的渴望,或者是对于失败的担心和对于被人疏离的恐惧。换句话说,完美主义者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标准:比如一定要不论时间场合把鞋带系好、文章检查数遍绝不能有一个错字、英语单词必须一天背得比一天更多„„其实是基本需要的“替代品”。他们太需要得到父母肯定和赞许,太需要确保不被淘汰的安全感了。

由于基本需要的缺失,完美主义者倍感压力,而这些压力的迫切程度和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所受的竞技教育相辅相成。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缺乏自然成长的环境,人的成材进程被符号化为各种标准,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到: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算完成任务,否则就寝食难安。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fa2f43b307e87101f696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