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课

2022-06-07 18:4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线描课》,欢迎阅读!
线描



线描课

线描课程是中级阶段的绘画科目之一,它是针对7-9岁这一年龄段孩子所设计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普遍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性情较为浮躁,在此阶段开设本课,一是通过此画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创造及表现能力;二是培养其作画的耐心和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

装饰线描画重在装饰,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它强调表现对象的形式美感,虽有时不合常理但符合绘画规律,特别是“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勾画出你所看到的物象轮廓、结构分界,以及物体的深浅变化。而不同的线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象水平线给人广阔、宁静感;垂直线给人升腾、挺拔的感觉;斜线则让人感觉极不稳定;流动的曲线会使人感到变化、柔和、轻巧、优美、愉悦的感觉。装饰线描追求理想中的自然、外形轮廓的韵律美,是把审美要求通过各种表现方法使之理想化的方式。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藏着无数千奇百怪的形态,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期阶段的点、线、面组合练习尽管重要,但不能枯躁,否则将使孩子失去绘画兴趣,我们不主张用铅笔起形,钢笔定稿的画法,为什么?这是因为无数次的擦拭、修改,养不成孩子良好的作画习惯和心态,孩子画什么样就什么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不会因改动而来征求老师的意见:我画得行还是不行?以至于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在考虑绘画形态时,也要想到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而又容易接受,并不是越简单的形状越好画,其实最吸引孩子的才是最容易表现的。如在《恐龙》一课中,恐龙是我们地球曾经存在过的动物,虽然它早已灭绝,但现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拥有恐龙及模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出恐龙的特征、习性,所以在表现这一课时孩子们显得轻松自如又意趣不同:例许文正小朋友的《恐龙》: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出他对恐龙的喜爱和了解,其形象特征明显,大胆而有创意,小恐龙身上用密密的线条进行装饰正好被大恐龙身上大面积的空白所衬托,线条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节奏起伏的感觉;孙韦小朋友的画象是表现一只正要飞起的恐龙,美丽的翅膀伸展出许多象鸟一样的羽毛,花纹的添加很好的诠释了她对点、线、面的理解与运用。每一课题的给出,都要给孩子一种直观感受,通过观察及生活中的联想,进行创造性表现,如《怪鱼》一课重点突出一个“怪”字,受我国传统纹样“龙”的启发,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万年来创造性的产物,从不同动物身上选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形象,而“怪鱼”则是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鱼类的形象加以概括、提炼进行艺术加工,打破形的约束,进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如图:田小暄画的鱼轻松舒展,重点突出了鱼美丽的尾部,涂黑的面与曲线的搭配让人联想到正在游动的鱼;张旖珉的鱼则重点刻划了鱼的头部,大大的嘴巴、尖锐的牙齿、伸出头部的四只眼,加上翅膀形的鱼鳍,疏密对比的花纹,点、线、面组成的尾巴,都说明他对“怪”字的理解;徐晓舟则表现的是一只圆圆、胖胖的鱼,硕大的身体正中加上一朵漂亮的叶子形花纹,周围用点来衬托,头部、鱼鳍、尾巴则运用各种线条表现,体现出简洁的美感。

看到这些画,我们不可能说这个孩子对或那个孩子错,抑或是这个孩子画得好那个孩子画得不好等等。因为孩子的画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判定谁好谁坏,孩子的性格、经历、生活环境、理解能力及使用绘画材料的不同,决定着画面效果的不同,


只要孩子画出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就是一幅好的作品。而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大胆地去画,鼓励他们个性的发展。后期的线描慢慢向简单写生靠拢,让孩子直接面对自然对象,凭着自身的能力、审美、兴趣和概念进行直接地学习表现,在写生中,出示吸引孩子的优秀图片,告诉孩子用心去观察,选择从最感兴趣的部位入手,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画面组合变化,如图同是《鸟》的写生,每个孩子都表现出鸟的特征,但又各不相同,有的大胆概括,有的灵巧细致,有的生动有趣,有的装饰感强„„。此阶段让孩子学会用心去“看”,细心去“画”,看就是观察,由观察产生理解,由理解产生想象,由想象产生创造,这样一步步开发孩子的智力,自然而然提高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

线描画因使用工具简单让孩子容易接受,又因工具单一而易枯燥乏味,大多数孩子在学画过程中会出现信心动摇,不外乎是嫌麻烦,不知添什么花纹才好,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家长与老师一起来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老师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换用不同的材料调节孩子的兴趣,适时进行引导,用宽容、充满爱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做为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肯定他的绘画成绩,孩子因年龄小,心理不成熟,兴趣出现反复在所难免,但只要正确对待相信会克服。

好多家长朋友在看到孩子的画时很不理解,第一反应就是用充满疑问的口气当着孩子的面不客气的说:“这是画的什么?怎么不像?什么也看不懂,乱七八糟?怎么越画越差劲了?„„等等类似的话。这与家长的审美能力和原有“象不象”的观念有直接联系,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从他们这一年龄段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绘画特点及所想、所感、所知,多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聆听孩子的心声,也不会因此招致孩子的不满,您不妨换用一种客气的语气来反问孩子:“这是画的什么?你能给我讲一下吗?”孩子得到尊重和认可,他会兴致勃勃的告诉你他的画如何如何„„。由此也拉近您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家长实在不理解画面内容可直接与老师交流沟通,了解绘画的目的,了解孩子的特点。尽管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更重要的是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绘画既重结果而更重过程,动笔的奇妙,情感的渲泄,绘画的乐趣尽包涵于其中。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近儿童美术,感悟他们的心灵净土,探索这个神奇美妙的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006c194b35eefdc9d333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