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词鉴赏-《春泛若耶溪》

2023-01-01 15: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诗词鉴赏-《春泛若耶溪》》,欢迎阅读!
若耶溪,诗词鉴赏,唐诗

唐诗诗词鉴赏-《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是唐代诗人綦毋潜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流露轻松舒适之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春泛若耶溪》的唐诗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春泛若耶溪》 唐代: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 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 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 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 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 注释

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若耶溪水,上承嶕岘麻溪,溪之下孤潭周数亩,麻潭下注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幽意:寻幽的心意。

偶:遇。刘熙《释名·释亲属》:“二人相对遇也。” 晚:一作“好”。 花路:一路鲜花。


际夜:至夜。壑(hè):山谷。

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古以二十八宿与地理相应来划分区域,称分野,南斗与吴越相应。

潭烟:水潭上如烟的水汽夜雾。烟,雾气。溶溶:形容汽雾柔和迷离。

生事:世事。弥漫:渺茫无尽。 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竿,指钓竿。 赏析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21086b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